侯貴民笑著對李毅點頭示意。
李毅回應了一下后,站在那里,開始演講。
“我今天要說的是經濟不是評判官員的唯一標準。”
李毅的開頭一句話說完,瞬間引起了一陣躁動。
臺上的譚振更是臉色沉了下來,侯貴民也臉色一變,有點緊張了起來,常毅華更是嚇得臉色慘白,急忙給李毅使眼色,但是李毅卻絲毫沒有顧忌。
“這也太打臉了吧?竟然說譚校長說的有問題!”
“為了出風頭真的是一點也不顧忌了!”
“膽子真大啊,真以為自己是曾老啊?”
“可笑,曾老也不敢這么托大吧?經濟怎么就不是評判官員的核心標準了?沒有經濟,官員的政績從哪兒來?”
很多人都在反對李毅的這一意見。
現場都開始亂了起來。
侯貴民想要上去攔著,但是又不能,畢竟李毅才開了一個頭,而且李毅的身份也讓侯貴民有點忌憚。
“都安靜下來,讓李毅同學繼續說,咱們今天本來就是抱著討論的態度,所以,任何說辭都沒錯。”
侯貴平一句話就給李毅的行為定了調子。
下面的人也都安靜了下來,但每個人的臉上都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譚振盯著李毅掃了幾眼后,故意冷哼了一聲。
李毅也感覺到了譚振的不滿,但還是繼續說道:“經濟固然重要,但經濟增速總有到頭的時候,沒有任何經濟不會退步,地方經濟的局限性更高,所以,高舉經濟這面大旗,反而失去了靈活性,地方經濟更要講究因地制宜。”
“有人精于教育,投身于教育,你能說他沒政績?有人投身環保,你能說他無作為?有人經濟倒是上了快車道,但留下一地雞毛,你能說他就真的是好官?”
李毅拋出幾個問題。
緊接著繼續道:“經濟這是一方面,所以,對于經濟,我們更要客觀一些,有些地方的經濟增速可能就會被限制,所以,搞人文,搞教育,醫療,都是可以的。”
李毅說了一半后,就被譚振直接打斷了。
“這位同學,你說的的確有些道理,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沒有經濟,你用什么來搞這些?錢從哪兒來?”譚振直接反駁。
他沒想到,一個毛頭小子竟然還敢在這樣的大會上,對自己指手畫腳,傳出去,他這有多丟人啊?
所以,這個場子他一定要找回來。
侯貴民暗叫不好,但是也沒辦法攔下來,只能替李毅捏了一把汗。
“沒有錢也一樣可以搞教育,人文也可以,適當的投資總是可以的,而且只不過是說,不應該把經濟放在唯一標準上,其他方面的標準也一樣可以,地方發展也不應該以經濟為唯一指標。”
李毅解釋了一下。
譚振再度冷笑一聲,“你看來沒有什么基層經驗啊,你以為搞基層就是動動嘴皮?沒有經濟,沒有錢,你寸步難行。”
譚振在這方面有自己的優越感,他曾經也是下過基層的,而且每年他都會去基層調研,所以,論理論知識,他壓根就不輸李毅,更重要的是,在譚振看來,你一個毛頭小子,你懂個屁啊!
在李毅還沒有再度說話的時候,譚振就搶先接過話。
“我之所以這么說,就是害怕這位小同志的這些說辭,對于基層的認知不夠,雖然出發點是不錯,但是太假大空了,基層就是基層,可不是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