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還在繼續,傳授還在將來。
而團里組織的技術考核就在眼前。
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溫帶季風氣候最大的好處就是,哪怕太陽當頭猛曬,除了皮膚會變黑,似乎壓根沒有一點炎熱的感覺。
剛剛打過抵近射擊,步戰車徑直駛向觀察室旁邊的大空場上。跳下車來的戰士們發現面前拉著技術考核的橫幅,團部首長基本上都坐在這里。
三班帶隊過來的時候,上一個班的考核剛剛結束。
在不遠處,各連扎堆,各班都在拿著書本不斷地相互提問各種武器裝備參數。
誰都秉承著臨時磨刀快三分的心思,但幾十本書里浩如煙海的數據怎么可能是臨時抱佛腳就能記住的。
就在剛剛,四連的一個班,打六十分的居然占到了一半。
參謀長聽著史今的匯報,也沒抬頭,在一大疊題目中翻來翻去,終于找到了可以詢問的內容,這才抬起頭來,點名許三多,看著排在末尾的有些嚅囁地戰士出列。
“105坦克主炮膛壓是多少?”
蕭辰知道這將是許三多在鋼七連存在感消失很久之后的第一次爆發,靜靜等候團首長為其驚人的記憶力表示驚嘆之后,終于輪到了自己。
抽查,每個戰士都會隨即提問,并非每個班里都抽檢一兩個人。
團里是不可能放任漏網之魚存在的。
剛才許三多的表現已經引得全團官兵關注,此時蕭辰出列,對于這個七連赫赫有名的刺頭,自然興趣不減。
誰都知道蕭辰能搞事情,但這種技術考核當中,到底會不會被那個墊底形象深入人心的許三多搶了風頭,大家都很好奇。
“77式12.7毫米高射機槍的穿甲厚度是多少?”
班用高機,裝甲步兵總是繞不過的一件裝備。
自從學會開步戰車以后,蕭辰對這方面的參數可謂生瓜爛熟,壓根沒有任何一點回憶,信口回答:
“一百米內,15至20毫米。”
“紅纓5地空導彈立姿最大發射仰角是多少?”
“六十度。”
“89式100毫米迫擊炮射界。”
“高低,正45到正80度。方向,6到60度。”
從槍械,到火炮,從裝甲車輛,到爆炸物,坐在最邊上的參謀感覺自己嘴皮子都磨破了,但沒有一個問題能夠難倒蕭辰。比起剛才許三多的表現,蕭辰可能沒有那種咸魚翻身的驚艷,就像一碗白開水一樣。
可就是這么一碗白開水,喝下去之后居然讓人感覺到透心涼。
直到最后,問無可問。再問下去,可能整個題庫都要被問空了。
王慶瑞看了看許三多,又看了看蕭辰。
最終還是沒有像表揚許三多那樣,對蕭辰大加贊賞——許三多那懦弱的性格,得到表揚可能會繼續奮進。可是蕭辰,過多的表揚,可能只會滋生驕傲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