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遼主需要四時捺缽,所以他有著一座行宮。
這行宮是真的能行,在駝車上的,跟著皇帝滿地走。
王岡與蘇頌二人依禮覲見,等待傳喚之后,在官員的迎接下進入。
這穹廬之中,遼國官員分列兩排,胡、漢并立,所穿官服也是涇渭分明。
王岡還看到有身穿漢人官服的契丹人,顯然這也是治理漢人的官員,同樣也有穿著胡服的漢人官員。
見到這幕,王岡不禁心生感慨,遼國在處理多民族問題是做的好啊!
最起碼比大宋做的要更好!
南北分治,無論人種,南面官按漢人的習俗來,北面官就按契丹的風俗走。
契丹人可以做南面官,漢人也可以做北面官,比如遼國如今的同知北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張孝杰就是建州漢人。
再反觀大宋,私底下還有著南人不可為相的說法,更別說那些蠻人了!
趙頊啊趙頊,按這種形式來看,你想收回燕云,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王岡一邊腹誹自家的皇帝,一邊跟著蘇頌目不斜視的來到殿中,拜見耶律洪基。
當然主要的賀詞是由蘇頌來說,王岡最多也就說兩句“俺也一樣!”之類的。
耶律洪基跟想象中的不一樣,一身黃袍腰系玉帶,更像是漢人的裝扮,看來他推崇漢人文化的說法并不是無的放矢!
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刻意為之,為了收攏大遼漢兒的民心!
不過看他對蘇頌那熱情的樣子,也不像是假的,兩人一問一答在殿中聊了起來。
王岡對此毫不吃驚,單憑蘇頌的才學,他值得任何皇帝對他優待!
也只有某些昏君,才會因為他的正直不徇私,幾次三番的黜落他!
耶律洪基跟蘇頌聊完了之后,又與王岡說了幾句,夸贊了一番他詩詞做的好,臨機作戰也是有勇有謀,允文允武,日后定能擔任大任!
王岡連忙謙虛應下,直道:“陛下謬贊,外臣惶恐!”
心中卻想把這話傳給趙頊好好看看,聽聽人家皇帝的評價,慚不慚愧!
覲見完畢后,二人退至一旁,接著就是西夏使節覲見。
王岡扭頭看看蘇頌,他還真不知這幫人什么時候趕來的。
蘇頌也是搖搖頭,給他一個眼神讓他不要輕舉妄動。
耶律洪基對西夏兩人也很熱情,似乎還頗為喜歡赫連鐵樹那憨直的性子,不時大笑。
王岡沒有在意他,反而在打量李清,見他神色中夾雜憂愁,笑容中難掩疲憊,顯然這幾日過的并不好!
忽然王岡察覺有道目光一直在盯著他,他猛地抬頭看去,二人目光撞個正著,那人沒想到他這么敏銳,怔了一下,微微一笑。
王岡也回以微笑,見這人大約六十多歲,站立在殿中北面官隊列的最前頭,當即知道這人是誰了!大遼北樞密院使,魏王耶律乙辛!
哎呀,竟然是這個奸臣,先是怨殺皇后,再構陷太子,最后還想除掉皇孫,典型的想吃耶律洪基的絕戶啊!
不過有一說一,幾件案子辦的太糙了,而且參與人員也太多了,很容易出紕漏的!
也就是他恰好把握住了遼主的心思,不然還真未必能成!
尤其是冤殺了蕭觀音之后,他也就沒有回頭路了,不除掉耶律浚,等他登基以后,豈不是要面臨他的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