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快睡著了,某畜生終于知道這家伙想做什么……
然后一晚上他都沒睡好,第二天一整天精神都是萎靡不振的。
反倒是林詩和某只小笨蛋精神奕奕,嗯,這兩個家伙……過足了“嘴癮!”
所以剛下午某畜生就逃去了老破小,開心農場已經徹底搞定了,目前就是看看哪天開始上線前的小范圍測試。
再就是手機系統還有一些細節上的東西需要再跟劉雨蝶確定一下,比如初期對于cpu架構和指令集的支持。
07年這個時間節點上,這些東西其實大家都在摸石頭過河,而且這時期的移動端cpu性能都低到離譜。
事實上,這個時候并不是供應商做不出高性能的芯片,而是……市場沒有需求。
人類科技樹的發展,說白了,是先有了需求,然后才有了去實現的動力。
就比如果子看似強大的a系列處理器,實際是從arm公司定制的。
早期果子砸了不少錢進去,到后面靠的是出貨量大才逐漸擁有了話語權。
而這個時期,其實這部分的市場還很復雜,就比如出了名的德州儀器還在處理器這塊有相當的份額。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單說cpu部分,高通比德州儀器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但高通走的是soc封裝的路線,買基帶送cpu系列……
主打一個性價比拉滿,你買了別家的處理器,回頭還得來買我的基帶,結果價格呢?我單賣你這個基帶就比我整個soc還貴了。
于是就挺尷尬,靠這種惡意定價的方式,高通成功在手機soc這塊把市場幾乎行成了壟斷。
而果子能實現買基帶外掛的操作,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利潤高。
即便基帶比整顆soc都貴,但高昂的價格對果子的用戶來說,可以負擔,畢竟付出的錢可以回報更好的流暢度和體驗。
當然,這是上一世的情況,這一世有了蕭楚生這個攪局者,首先,果子的流暢度不再是獨一無二,這就會導致很多的變故。
其次,高通的soc性能其實并不弱,而是在初期被安卓的機制搞錯了發展方向。
安卓是理工男思維的設計,早期各種強調后臺多開怎么怎么樣。
結果高通跟著適配這個很傻缺的邏輯,在多核性能上一去不復返……
直到很多年后才得以糾正,逐漸轉向了更合適的大小核機制。
只可惜因為沒有早年的積累,在大小核調度,還有性能核的功耗控制上一直沒完美。
這一世機遇很多,蕭楚生在思索后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關于半導體這塊,其實有可能的話,肯定要盡量抓在自己手里。
但無奈基帶這東西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繞開,這是有錢都解決不了的麻煩。
反倒cpu這塊就簡單多了,這東西只要知道思路,剩下的有錢其實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光刻機,這玩意依然不是他一個重生者有能力搞定的,只能寄希望于國內那些頂尖的科研團隊。
像幾年后,會有一個叫risc-v的開源cpu架構出來,這玩意發展下去,必然才是未來。
所以為了避免將來被卡脖子,某畜生的決定留上一手。
他讓劉雨蝶在設計之初就將指令集和cpu架構這塊做好多兼容的準備,并且還做了一套開發工具。
開發者可以讓他們開發的應用一鍵封裝多種架構支持,比如主流的x86和arm,從源頭解決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