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劉雨蝶夸了他這個思路老半天,蕭楚生暗自感慨。
要說這個思路是不是他自己的,是,但也不是。
可以說,這個思路是十來年后所有業內人都得出過的正確答案。
但……根本沒人這么玩。
原因也是和劉雨蝶想的一樣,成本。
大家知道什么是正確的,但不愿意去承擔風險。
就像安卓,理工男思維做出來的系統,和windows其實有很多地方的機制都相似,甚至一樣。
但也正因為一樣,所以才體驗糟糕。
windows的體驗,建立在人家所有的硬件都是可以模塊化的基礎上,也建立在它雖然表面開放,可其實有著自己的一套底層安全邏輯。
但安卓……從系統層就開始完全開源,不管是誰都能進去瞎鼓搗一番發出去。
可以說每個廠家定制的安卓都有一定程度魔改,而且這個系統……它過于開放了。
相當于linux的又一層碎片化,體驗能好才怪了。
而蕭楚生的思路又是什么?自然是把內核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整個系統的運作邏輯也控制封閉起來。
應用只有自己的一套運行層,不能越界。
這就有了所謂的可靠性,它們不管怎么折騰,就像在籠子里折騰,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的流氓軟件了。
這么開發,要在可能沒有人使用的情況多兼容很多東西,工作量巨大,成本投入肯定也要翻幾倍。
何況,蕭楚生要做的兼容還不止這些,他甚至要求劉雨蝶做所謂的多分辨率,多尺寸設備自適應兼容適配。
這樣一個應用,在封裝之時那刻起,便擁有了全尺寸屏幕的兼容性。
劉雨蝶聽完后整個人都驚呆了:“你這是不是有點考慮過早了?你要知道屏幕這東西……換代速度沒那么快,等到出現更大屏幕的設備,開發者再稍微調整一下更新版本也來得及吧?”
蕭楚生挑了挑眉:“你為什么會覺得有些應用它開發出來后還有必要更新?”
一句話,就讓劉雨蝶閉嘴了。
因為確實,有些東西,自從它誕生之后,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有下一個版本了。
別問她怎么知道的……軍隊里可太多這種東西了!
而且不止軍隊,政府,銀行,各種公司內部。
就是因為這種應用或者軟件是找專人開發出來的,而且設計的時候還極其復雜,關鍵一般開發這種東西,還會被吃回扣。
所以開發者在搞出來后,那都是偷工減料的。
于是造就的結果是什么呢?就是更新即是最后一個版本。
為了用這些東西,這些設備都不能更新的……
就是這么無厘頭!
而蕭楚生的方案,則是完全解決了這個天大的難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