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楚生看這眼鏡娘不自信的樣子就覺得好笑,對方這是多對自己的想法沒信心啊?
“其實這個事吧……既有好處,也有壞處。”蕭楚生告訴她們:“但總的來說,是壞處占了大部分。”
朱雯一聽,頓時氣餒,但也好奇想知道到底有什么壞處。
于是蕭楚生說了一句歌詞:“《紅玫瑰》聽過吧,有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這里也是一個道理。”
“?”
某只畜生說得太抽象了,不止朱雯沒聽懂,連林詩她們也都沒懂。
蕭楚生也不急,耐心解釋這里面的緣由:“我們把店開到學校里,和在外面,就跟一個姑娘整天撩撥你似的,哦對,換你們身上就是個帥哥撩撥你們,學校食堂離得近,唾手可得,但在外面,你總有一種要‘不遠萬里’才能買到一杯的成就感。”
林詩聽后恍然大悟:“哦,我懂了,大學生雖然有錢真花,可其實多數時候還是要去食堂吃飯,但如果奶茶店開進了食堂的話,看多了,也就膩了,失去了那種為了喝一杯奶茶多繞大半個校園一圈的感覺。”
有林詩這么提醒,所有人都反應過來,就連蘇雨荷這位輔導員都瞪大了眼睛,這是什么角度清奇的消費心理學?
她這輩子都沒聽說過啊……
而蕭楚生則是淡定地糾正了林詩的一個用詞:“準確來說,那不叫膩了,而是……祛魅!”
所有人內心狂震,這個詞語可太準確了!
滬上阿姨和衫茶里面每個單品都對他們吸引力拉滿,就是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兩家奶茶店就是跟別家不一樣。
喝著也確實不一樣,但其實拋開這個屬性,它……不就是一杯飲料嗎?
不就是一支冰激凌嗎?
我不喝,不吃,好像其實并不會有什么區別。
可為什么有消費的沖動呢?
這就是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了。
而蕭楚生卻很理解,這就叫被環境影響,人看到在自己認知里不錯的東西后,就會下意識想去擁有。
當然,這個東西不能遠超出自己的接受范圍。
只要自己能擁有得起,那個東西就會始終勾著自己。
而且說白了,這里面還在賣的,是一種情緒價值。
情緒價值不可能一個人擁有,當看到那么多人都在排隊,自己也跟過去時,大家好像都認為這家店不錯。
好了,這也是一種認同感,也算情緒價值的一種。
而這還不算完,蕭楚生還說了另外一個原因:“其實,你們可能沒注意到,大學城里每家門店都開在一個很巧妙的位置。”
“巧妙?”蘇雨荷一怔。
不止她發怔,連在這里負責當了這么久店長的朱雯也是跟著發怔。
“客流量,大學城里的每家門店都是剛剛好能承載周圍半徑為圓形范圍里幾所大學所有客流量的規模,再多點人手,少點人手,都不合適,多了,門店就沒現在這么火爆了,少了,你忙不過來。”
朱雯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所以你沒開那么多店,其實是故意的?就是為了故意讓我們接待不過來這么多的客人,然后用排隊營造一種這些店生意很火爆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