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楚生瞇起了眼睛,上輩子可以說全世界苦安卓久矣,低效的系統,糟糕的可靠性。
這中間造成了多少的性能和資源浪費可想而知,又有多少人花了大量的錢,最后買了個半年不到就卡到不能用的破爛回去。
大家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根本經不起那么造。
事實上,安卓這個系統低效的同時,又帶動了更多的產業。
因為比起大部分時候廠家的計劃性報廢,安卓早期的系統本身就自帶計劃報廢屬性。
而這一世蕭楚生的玩法,屬于從一開始就規范了開發規則,同時把若干年后才發現的正確思路寫進底層。
這些思路哪怕上輩子開發者們已經發現了,但已經于事無補。
可以說,蕭楚生的手機系統,算是把愿意搭載他系統的所有廠家拉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廠家們不需要再為該怎么鼓搗調度保證流暢度去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而能將投入放在更漂亮,更高效的交互界面,再或者是更好的硬件語言設計。
還有對各家資源供應鏈技術的研發投入以及整合。
上輩子就相當于浪費普通消費者的錢燒出了大量的供應鏈,但這輩子的發展路線必然會有所不同。
缺少了頻繁報廢換代搞出來的虛假銷量繁榮,自然也就缺少了賺取暴利的途徑。
而缺少銷量,供應鏈賺不到錢,手機廠家賺不到錢。
實際這里面就只有消費者得利,算是一種死循環。
但這不是蕭楚生這個軟件提供者要考慮的,畢竟手機廠家本就賺到了太多不該屬于是他們賺的錢。
供應鏈也賺了太多他們技術不配賺的錢,從而導致了手機市場一年又一年的暴利,售價越來越高。
說白了,一個完善的系統所帶來的,是把這個行業打回它本該有的原形,讓其健康發展。
當然,早期摸石頭過河的階段肯定大家都發現不了,不過一旦發現,作為既得利益者的廠家一定會選擇最爛的安卓。
這就是目光短淺的表現,廠家不在乎用戶花多少錢,也不在乎大頭的錢被蘋果賺走,他們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半年以后從消費者這里再坑一次。
雖然很現實,但這就是資本。
蕭楚生告訴三女:“手機系統這東西有進場成本,而且更多時候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思路,所以那些大公司也未必能做出來。
何況這東西開發起來也要時間,從立項到能商用,起碼也是一年的時間,哪怕咱們推出市場后其它公司有了想法,那也來不及了。”
這讓林詩她們無話可說,因為蕭楚生的考慮實在面面俱到,她們無法反駁。
而蕭楚生的目的也不是要干掉哪些對手,而是為了奪取市場份額。
國內需要一個屬于自己的系統,而這樣一個系統如果不輸給果子的話,那勢必會逼迫消費者強行站隊。
更何況,智能手機發展史早期重要的是應用嗎?不,是游戲!
實際多數人使用的應用,在早期都依賴網頁端,那些最終壟斷了市場的應用,就比如社交的微博,外賣團購應用等等。
其出現的時間都比很多人想象的晚得多,那么問題來了……
早期的安卓依靠什么去吸引用戶?
答案很簡單,唯一社交企鵝號,游戲。
鵝廠算是比較積極的廠家,可以說哪個系統都沒放過,功能殘廢也要給你開發一個應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