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王婉寧,而是一個叫李曼的小姑娘。
這十位知青有一位是李主任的表侄女,只有一位姓李的,只能是這個叫李曼的小姑娘。
許峰幫忙把李曼的行李抬到公交車上,小姑娘的爸媽打完招呼走了,李曼的姐姐留了下來。
又等了一會兒,周鳳蘭母女這才姍姍來遲。
周鳳蘭刻意不跟許峰對視上眼神,許峰自然不會舔著熱臉去貼冷屁股。
王婉寧看向許峰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么,心里的話都已經到嘴邊了,最后還是沒有吐露出來。
許峰就當沒看見,跟其她知青一樣幫忙把行李抬到公交車上,讓她倆自已找位置坐下來。
除了十名需要自已負責的知青,跟車的也就只有兩位家長。
許峰站在駕駛室旁邊數了數人頭,確認人數對上之后,為了保險起見又點了一次名,免得有些糊涂蛋坐錯了車。
“人已經到齊了那我點個名,點到名字之后,大家喊個到就行,姚紅梅。”
一個個點名自然還有另一個作用,那就是把名字和這十位知青匹配上。其中有5名知青是安排在自已村里,以后說不準就會打上交道。
“到!”
“何雨水。”
“到。”
…
“王婉寧。”
“到。”
“李曼。”
“到。”
確認人都對上之后,許峰把手里的名單折好塞進兜里:“距離發車還有二十分鐘,剛才點個名就是想讓大家互相認識一下。
有幾句話我提前給大家交代清楚,雖然車上就咱們十幾號人,為了避免發生糾紛大家一定要看好自已的行李。
除此之外,咱們這群人有一半的知青下鄉的地方正是我的家鄉,那就是許家村。
另外一半則是安排在秦家村,兩村隔得不遠,大致情況我也了解。大家要是有提前想了解的,可以隨意提問。
要是大家覺得公交車悶的話可以在車外等待,等司機過來咱們再回到座位上。”
說完許峰先一步從公交車上下來,這么熱的天待在公交車里面就像是蒸包子一樣。
緊接著,知青們也陸陸續續地從公交車上下來,三三兩兩的圍成一堆聊天。
這次下鄉的知青里面,有七個都是小姑娘,剩下三個小年輕圍在一起站在旁邊,眼神時不時的打量同為知青的七個小姑娘。
雖然這三個小年輕刻意壓低了嗓音,許峰還是能聽到這三個小年輕在討論誰長得最漂亮。
個子最高的那個叫孫和平,除了這個優點其他方面普普通通。相中了王婉寧,自認為這七個女知青王婉寧最漂亮。
“我倒覺得那個李曼長得不錯,個子不高給人小巧可愛的感覺,可惜我跟她沒分在一個村。”
說這些話的是三個小年輕中比較胖一點的,叫周建設。能在這個年代長一身膘,家里的條件絕對差不到哪兒去。
“要我說那個大的才夠勁兒呢,你看那小腰細的怕是稍微有點力就能折斷!”
這個夠勁的顯然指的就是周鳳蘭,好小子,眼光都快趕上了許峰。
王耀祖一開口,哥倆立馬用鄙夷的眼神看著他:“你小子啥癖好啊,那個少說大你十幾歲。”
“你們不懂,就是這樣的大姐姐才知道疼人。”
這仨也就只能互相口嗨兩句,雖然選中了目標,但大概率是一廂情愿。
小姑娘這邊,因為姚紅梅和王婉寧是好姐妹,連帶同樣分在許家村的李曼和雨水,她們四個組成了個小團體。
剩下三個小姑娘只是分配在許家村,同樣組成了個小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