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們趙國國力本來就不強,被鄰國覬覦,也是出于此當初才會和韓國聯盟,眼下若是我們兩國開戰,會是折麼樣的后果?”
“丞相的意思,是讓皇上但縮頭烏龜不成?”
“放肆!”
趙國國君不知道是因為整件事情,還是因為這話惱怒,氣的臉色漲紅。
“皇上,若是打起仗來,會是什么樣的局面?您三思啊!”
丞相跪在地上,苦苦相勸,他甚至覺得這家事情有陰謀的味道,說不得是被什么人操縱了,只是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人要這么做,何況皇上現在在氣頭上,即便說了,皇上也聽不進去,只會更惱怒。
君臣這么多年,丞相對皇上很了解,皇上現在已經在爆發的邊緣。
“皇上,即便不開戰,這件事情也不能就這么算了,何況他們韓國倒打一耙,反倒將錯全都推到了我們身上,只是何其的沒有道理。”
眾臣你一言我一語,群眾中一個不起眼的朝臣一句話徹底點燃了趙國國君的怒火:“皇上,臣的到消息,韓國已經開始備戰,要為韓國國君和那孩子的死討回公道。”
“豈有此理,朕尚且沒想動干戈,他韓國倒是好樣的,莫非以為朕這么多年對他們如此友善,便是可欺不成!”
“皇上,這件事情的真實性尚未可知,周大人這時候故意這么說,居心為何?”
丞相有些氣急敗壞,本來皇上就惱怒,偏偏這周泰這個時候挑火,丞相很懷疑這個周泰的目的。
“丞相,這話不是臣瞎說,若是假的,臣情愿被皇上斬首,皇上只管派人去打探。皇上,臣自知身份卑微,比不得丞相在皇上面前的地位,可臣哪怕卑微也是趙國人,是皇上您的臣子,自該為皇上盡忠。因為懦弱害怕,便蒙騙皇上,這種事情臣做不來,更不想因為貪生怕死,就讓皇上蒙受屈辱。主辱臣死,皇上一聲令下,臣便是豁出去這條性命又如何!”
這番大義凌然,倒顯得丞相似是貪生怕死之輩。
丞相氣的胡子都吹了起來,但又無法,尤其是皇上把這奸臣的話給聽進去了,看向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對勁。
“皇上,還請您為大局長遠考慮,臣瞧著這件事情里頭,倒像是有陰謀,還請皇上先查明了一切,再做定奪不遲。”
哪怕知道說這樣的話不討好,丞相還是不得不開口相勸。
身為一國丞相,該有丞相的擔當,即便是這樣做會被皇上厭棄,他也得盡臣子的本分。
“丞相,事情已經明擺著了,這樁樁件件的,何況皇后之事,那時候是多少年前,總不能是有人蓄意籌謀,分明是韓國欺人太甚,假公主送來和親不說,還是個……,這樣事實俱在,丞相你到底是顧及什么?論實力,我們趙國和韓國旗鼓相當,甚至是略勝韓國幾分,皇上若是忍氣吞聲,讓世人怎么看待皇上,丞相也多為皇上考慮幾分。”
周泰平日里悶不吭聲,可這樣一出聲,倒是把丞相都懟的說不出話來。
丞相剛要開口了,周泰又道:“便是皇上忍氣吞聲,可人韓國還不答應,先要挑起事端的是韓國,韓國比我們趙國微小,尚且敢如此挑釁,若是不給韓國一個教訓,我們趙國以后有何面目在各國面前立足,誰都能不把我們趙國放在眼里嗎?”
“再說的簡單直接點,丞相您若是被您的夫人帶了綠帽子,兒子是別人的,該當如何?丞相您能忍嗎?丞相您是皇上的臣子,莫要辜負了皇上的信任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