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個人一等功臣標兵】
“一等功????”
“這不至于啊,怎么這么夸張的?”
王慶瑞瞇了瞇眼睛,“陸軍學院的,當地武警的加起來最多是二等功,不至于到達一等功臣。”
“團長,那為什么給許三多一等功?”
王慶瑞笑道:“劉灣村,因為許三多跟伍六一兩人,挽救了一個村子,這才是飆升一等功的主要原因。許三多對當地公安的不至于那么夸張,后者才是宣揚的原因。”
“您是說,如果沒有那個劉灣村,中央軍事欄目也不會下來?”
王慶瑞笑而不語,這就是推出個人的炫耀了。
全團被集合起來。
壘砌的高臺上,封于修跟伍六一當著全團的面上臺領獎。
下面的記者咔嚓咔嚓的對著臺上的兩人猛拍。
持續了一早上后,封于修跟伍六一兩人被安置到了團部。
“許三多,你說還采訪我們嗎?”伍六一坐立不安。
封于修搖了搖頭,“估計啊,是來對基層部隊記錄的,我們兩個根本犯不上這么大的陣仗,只是聽說上面記者下來,特意讓我們兩個當做典型。”
伍六一愣了愣,“你怎么知道的這么清楚?”
封于修沒有回答,這種事都是心照不宣的,過了二三十年也是這個傳統了。
伍六一低著頭看著胸腔的二等功的勛章有些恍惚。
“這個年代能夠得到二等功,不是拼命就是流血,我們兩個來的這么輕松嗎?”
他還是覺得這一切來的太過于突兀了,不切實際。
封于修手指磨砂了胸前的徽章,“這就是風口。”
“啥?什么口?”
“我回去了,還有事呢。”封于修沒有因為一等功就沾沾自喜,擊斃歹徒在這個年代遠遠不至于達到一等功。
而那楊柳村是伍六一去報信的,輪功績,伍六一其實才是第一。
軍事欄目的記者果然大肆宣揚了兩人,但更多的記錄是702團的發展歷程,以及軍改的前瞻化,技術化,精品化。
三天后,封于修錯愕的看著一臺黑白電視機被搬到了三班。
“這是做什么?”
“是這樣的,今晚九點軍事欄目有702團的記錄播出,你是這次的主角,團長讓你也能看看,明天我們就搬回去了。”
說完幾人快步離開。
封于修望著這臺大屁股黑白電視機,撥弄了上面的兩根天線。
轉身靠墻繼續倒立錘煉大筋。
光榮并沒有有持續性,尤其在基層連隊,典型也是一時半會的。
封于修在過了幾天風頭后,依舊獨守倉庫。
看了一眼上面的年畫日歷,還有一個月就過年了。
說起來他是這個年代第一次過年了。
不過……
站在宿舍樓下,看著空蕩蕩的宿舍樓房,他根本生不出任何喜悅的情緒。
幸好這是他,他習慣孤獨,徜徉孤獨。
否則換個人,老馬就是他們的后塵。
寒風也驅散了酷熱,不過訓練場上,士兵依舊穿的淡薄,全身的汗液很快被寒風吹干。
他們不得不繼續玩命的訓練驅散寒氣。
所有的連長班長都樂呵呵的喜歡上了冬天。
尤其看見各連的兵比之前都要玩命的時候。
訓練任務也成倍的增幅。
封于修穿著短袖,準備跑今天的五十公里。
“許三多,你家里來信了!”
伍六一拿著一封信跑了過來,“正好我們都是同村的,我給家里去寄錢,正好遇到了你的信,順帶著帶回來了。”
“拿著啊。”
伍六一一把塞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