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啊!我的兒子啊!!”
一聲哀嚎凄厲的聲音在這座山炸開。
封于修抬起頭看去,一個趔趄的老婦人哭著喊著跑了過來。
身后是一瘸一拐的中年人。
兩人都是那種樸實無華的面相,他們原本驕傲的兒子出去一趟,變成了冰涼的盒子回來了。
尸骨無存,中國農村的人都注重老觀念,講究一個死后入土。
燒成灰了,在他們心里兒子回不來了。
他的魂丟了。
“兒啊,我的兒啊!”
薛林母親趔趄快要跌倒,被身后追趕的村民沖上去扶住。
這個巴掌大小的村子,立起來了一張挽聯,薛林黑白的照片豎立在桌子上。
封于修望著這個熟悉的面孔,饒是心硬如鐵的他都有些酸澀。
三人正步向前,走到桌前,封于修小心翼翼的將盒子放在照片前。
轉身后,王龍敬了一個禮。
他面對眾人朗聲開口:
“尊敬的薛林同志的父母:
今天,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站在這里。作為薛林同志的領導,我代表集團軍全體官兵,向你們致以最深的哀悼與敬意。
薛林同志是一位忠誠無畏的戰士。在訓練中,他沖鋒在前,用生命踐行了軍人的誓言。
他的勇敢、堅韌和對使命的忠誠,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他是部隊的驕傲,是人民的英雄,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作為戰友,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對戰友的關切。他的笑容、他的擔當,早已成為我們隊伍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的犧牲,是我們所有人的痛,但這份犧牲也化作守護和平的光,照亮了更多人的生命。
我知道,任何言語都無法彌補你們失去至親的痛苦。
但請相信,薛林同志沒有離開,他的精神將永遠活在我們這支隊伍里。他的血性與忠誠,會激勵我們繼續前行,完成他未竟的事業。
從今天起,你們不僅是英雄的家人,也是我們所有官兵的家人。
部隊將全力落實撫恤政策,解決你們的實際困難。無論遇到任何問題,請隨時聯系我們——你們的傷痛,我們共同承擔。你們的需要,我們全力以赴。這是我們對薛林同志的承諾,更是對每一位軍人家庭的誓言。
最后,請允許我再次向你們鞠躬致謝。
感謝你們培養了如此優秀的兒子,感謝你們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軍旅生涯。
他的生命雖然短暫,卻重如泰山。
愿時間能慢慢撫平傷痛,愿你們能帶著他的榮光,堅強地走下去。”
封于修聽著這位團部干事的口號,覺得有些……抵觸。
太干巴了。
不過作為團部干事,這種信口拈來的能力是極為出眾的。
王龍看了一眼王建國。
王建國從懷著掏出一個鼓鼓囊囊的信封遞給了薛林的父親。
“伯父,這是我們團部跟戰友們給薛林同志的撫恤金,共計現金兩萬八千元。請您節哀!”
此話一說,原本嬉鬧的村子的人眼睛都直了起來。
萬元戶在99年還是有威力的。
在這個年代有一萬元的存款那就是中等階級的人了。
更何況現在是接近于叁萬元的巨額現金,這足夠讓薛林父母從這座大山走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