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親自上樓看過房間布局和裝修的存在,無不對這樣精美靚麗的職工宿舍驚嘆不已。
某些家伙,更是嫉妒得眼珠子都紅了。
他們想要低價買下,最后自然是不了了之啦。
這么說吧,起碼武鋒和手下公司,不會直接進入地產業,太容易出問題了。
其他職工醫院,職工食堂,職工學校的修建,那也是不小的工程量,而且都是按照二零二零年的標準來建。
這么說吧,也就是那些五星級酒店,還有高級別療養院之類的地方,在建筑風格和美觀上,可能和武鋒手下的各種職工建筑差不多甚至更強。
其余的,在武鋒手下的職工建筑跟前,都有那么點子土不拉幾的趕腳。
其他地方不好說,起碼在鵬城特區這邊,已經有不少新建建筑,都是按照武鋒手下的職工建筑模式來的。
尤其是港島來的工廠老板,一個個都積極得很。
港商之間,那也是有鄙視鏈的。
好在,武鋒這個標桿做得不錯。
起碼,眾多特區港商開辦的工廠,在后勤服務以及職工權益方面,都做得比正常時空要強。
工資水準都很不錯,也有跟風修建職工宿舍和職工食堂的,情況也還可以。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良好局面,也是武鋒時常照顧,某些看得順眼港商生意的緣故。
他的主要銷售渠道,可都是在國外!
事實上,正常時空港商的口碑就很不錯。
眼下,有武鋒這樣的標桿存在,那口碑和風評自然更好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說起來,武鋒在內地產業界的影響力也是不小。
此時,地方上各單位都有大量退伍轉業軍人存在。
這些轉業軍人中的大部分,都能算是武鋒的人脈。
另外一點,就是武鋒自己也十分意外。
他在內地的工廠集團,不是設立了大量的內部培訓學校么,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各方面人才。
工廠集團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對于技術人才的需求數量,可不是說著玩的。
單單就是能夠跑長途的運輸司機,工廠集團的需求量就不會少于一個師的人數。
而此時,司機師傅在內地,可是相當受人尊重的技術工種,要么就是吃國家飯的正式職工,要么就是跑單幫沒少賺錢的那種老油條。
這些技術精湛的司機師傅,是根本沒可能加盟工廠集團的,除非工廠集團舍得下血本。
可,真沒這樣的必要!
武鋒的想法很簡單,一邊從部隊退伍汽車兵里招,一邊則是內部開設培訓學校培養。
正好和毛子的交易,需要數支大型運輸隊長期存在,也不缺少實踐機會,就這樣一批批的培養出合格的貨運駕駛員。
誰知道,鵬城特區的其他企業,好像認準了武鋒手下工廠集團開設的內部貨運駕駛員培訓學校一般,但凡有畢業的都高薪挖走了。
不僅只是貨運汽車駕駛員,還有機械維護以及修理技術員,還有其他內部學校培養的技術人才,全都是眾多工廠哄,搶的香餑餑。
盡管這么一搞,工廠集團培訓技術人才的速度被拖慢了,可工廠集團的影響力卻是迅速在其他工廠蔓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