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待在東歐危險之類的,在哪里沒危險?
閑話不提,龐大的資源和資金流動,內地方面只是收點稅,就足以讓捉襟見肘的財政狀況有明顯好轉。
更別說,物資由他們提供,已經賺取一波利潤了。
事實上,內地的某些狀況,遠沒有對外求援時表現的那么慘。
當然了,對外求援更多的,則是一種繼續開放的表態而已,真指望這個救災那就完了。
總之,從內地大規模采購的生活物資,主打的就是廉價,還有就是能吃,而且絕對吃不壞肚子。
然后通過海船,直接輸送到東歐據點那邊。
那里的廉價超市一經開業,頓時成為了那邊居民,最重要的生活物資來源地。
很難想象!
這才過去幾年時間,原本國民生活水平,遠超此時內地的東歐諸國,已經爛到不成樣子了。
就連最基礎的生活物資供應,都無法做到保障了。
主要是,當地居民手里的錢以及儲蓄,一下子縮水嚴重,甚至維持最基礎的生存都有些勉強。
武鋒在東歐各國開設的廉價超市,正好滿足了當地居民的需求,怎么可能不受歡迎。
而且廉價超市里的商品,一看就具有濃郁的國企風格,購買的居民心中都少了幾分擔心。
他們實在太了解國企里的門道了,可能問題一大堆,但是質量絕對不會有問題。
廉價超市賺的錢,要么變成了雇傭當地居民的工資發放,要么就變成采購當地特產的資金,重新回流到當地居民手里。
東歐各國的特產,包括葡萄酒和香檳,還有香腸以及其他肉類制品,甚至包括特色工藝品在內,也是一船一船送往港島和內地的大城市。
一來一回,利潤就是以數十上百萬港幣為單位!
不僅如此,還盤活了兩地的民生經濟,起碼有廉價超市存在的東歐城鎮,當地居民的生存狀態,絕對比正常時空要強不少。
還是那句話,此時內地和港島都很迷歐洲的商品。
但凡稍稍包裝宣傳一番,價格都能輕松翻幾番,在港島以及內地大城市銷售出去,輕松得很。
后面,加入了東南亞各國大城市的市場,那收益就更加不俗了。
當然,武鋒在東歐各國,可不僅僅只是開辦了廉價超市那么簡單。
高檔購物商超,一樣沒有落下。
里頭出售的,最起碼都是在國際上,有一定名氣的輕奢產品。
像是什么高檔點心,高檔吃食,高檔食材,高檔紅酒和葡萄酒應有盡有。
另外,珠寶首飾,應季的時尚潮流服飾包包,甚至高檔轎車這里都有出售。
主打的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這些高檔商品來源,幾乎七成以上都是歐美的大牌子,其余三成不到就是港島和內地出產的好東西了。
同樣的,這樣的高檔商超開業,立即就得到了當地有能量人士的喜愛,成為了他們購物裝比的主要場所,生意火爆得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