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港島好啊,依舊歌舞升平紙醉金迷!
亞視舉辦了好幾屆的《無限制格斗大賽》,再一次掀起格斗潮流后,也快要步入尾聲了。
因為錄像帶傳播廣泛,加上本身比賽相當精彩激烈,賽事的影響力一年比一年大。
今年《無限制格斗大賽》開啟的時候,甚至有不少歐美觀眾,不遠萬里跑來觀看。
這些歐美觀眾,也是觀眾席上表現最有激情的風景。
獎金給得足,宣傳推廣到位,已經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產業鏈。
起碼在比賽開始之后,但凡表現出色的選手,最起碼都有數萬港幣的收入。
又因為港島影視圈發達,需求的動作演員以及動作替身數量不菲,能夠給有名氣的參賽選手正當的工作職位,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對于內地以及東南亞地域過來的選手,相當具有吸引力。
要是長得特別帥,又或者特別丑,很有辨識度的話,那就更占優勢了。
幸好參賽的選手中,年年都有不少新面孔,而且一個個實力不俗相當搶眼,不然每年比賽的前幾年都是老幫菜,怕是觀眾早就厭煩了。
連帶著,無線為了收視率,鼓搗出來的《拳王爭霸賽》,也跟著一起有長期火爆下去的跡象。
盡管,被當做《無限制格斗大賽》的前置賽,估計邵六叔心中會有一些不痛快,可無線絲毫都沒有針對比賽有改動的意思。
只不過,亞視今年準備來一波大的。
等《無限制格斗大賽》結束,立即便有新綜藝節目《百萬富翁》接檔。
從電視臺內部試播的反饋來看,這又是一檔有大火潛質的綜藝節目。
以知識競猜為看點,選手猜中了多少題目,就能收獲多少獎金,最高可達百萬港幣。
放在后世,這樣的節目形式已經爛大街了。
除非,真的讓觀眾相信,他們能夠通過答題拿到獎金,而不是電視臺內部人員就把所謂的獎金瓜分的話,才有可能多看上幾眼。
可放在此時,自然有首開先河的新穎。
只是聽到宣傳口號:‘知識改變命運,答對最高能拿百萬獎金’,怕是就能叫觀眾好一陣激動。
不管是哪國觀眾,反應都不會有太多差別。
百萬港幣,放在哪都不是一個小數字!
當然,題型的設計,肯定不會如同某本小說那樣牛比,直接用《華夏上下五千年》的內容考試。
真以為港英政府是傻子啊!
人家玩這個,可是玩得順溜!
不然,哪來所謂的《劍橋華夏史》?
但凡對華夏歷史有所了解,就明白史書的重要性。
說得嚴重點,完全可以通過史書,給一個民族定性!
而且,很容易混淆后世子孫對以往歷史的認知!
若是華夏本土王朝修的史,就比如我大清修的《明史》那樣錯漏百出,而且私貨眾多,后世子孫也都會捏著鼻子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