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橫版通關打斗游戲,還是單人對打的格斗游戲,只要推出市場就有游戲迷買賬。
特別是,游戲附帶的故事,有紙質小說和漫畫,也有錄像帶和光盤形式的影視劇宣傳,相對于其他同類游戲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最爽的是,這些傳武大師和宗師,甚至大宗師高手,大多出生一個時代,那就有了比較。
不管是眼下時代還是后世,但凡涉及排行榜的排名,那就是天然的流量旋渦。
別的不說,單單三國武將實力排行榜,就弄出了多少不同的榜單,每每都能在論壇上吵翻天。
武鋒早就吩咐手下電影公司,籌備制作相關電影的時候,就提前讓策劃部門以及編劇部門做好了安排。
但凡清末民初傳武高手系列電影成績不錯,達到了一定的流量標準,就開啟多位豬腳同框以及交流模式。
總之,里頭能夠開發的素材實在太多了!
內地的武術冠軍們,還有傳武高手們,都享受到了這一波長期流量帶來的好處。
但凡身手達標,不管長相如何,都是有合適的角色等待他們,有機會在電影中露臉。
也是因為清末民初傳武名家太多的緣故,總不可能讓同一個演員飾演眾多的名家高手。
要知道,每一個拳種都有不同的打法,拳師身上的氣質也是有不小差別的。
真有演員能夠完全將不同高手的氣質演繹出來,那絕對是功夫片的王者,李聯結和成仕龍都得靠邊站的那種,幾乎不存在這樣的牛人。
除非,對方的一身傳武功夫已經出神入化,甚至達到更恐怖的通玄之境。
也是如此,眾多功夫片的出彩主演,反倒分散了他們身上的明星光環,沒有一個能夠達到李聯結當初拍攝《少林寺》橫空出世的高度。
想要打造功夫巨星,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武鋒倒是有資源,也有能力打造幾個功夫巨星出來,只是他覺得眼下沒必要。
事實上,他覺得影視圈的‘勢’,和背后最強力的支撐力量,所處形勢以及局面關系緊密。
說白了,港島影視圈的拍片趨勢,和內地遭遇的形勢息息相關。
起碼眼下時間段,不是捧出功夫巨星的好時候。
李小龍能夠橫空出世,除了他本身確實能力突出之外,也不能忽略當時的國際環境。
《猛龍過江》放映的那年,正好是一九七二年。
然后,李小龍就和好萊塢聯合制作了《龍爭虎斗》!
想想這個時間段,漂亮國想要做什么,就不難理解,當時對于華裔相當不友好的好萊塢,為何會給于李小龍成為世界巨星的機會。
事實上,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也是一個相當好的時機,起碼好萊塢不會明面上刁難華人演員。
只是可惜,成仕龍正處于風格轉型期間,加上母公司嘉禾不給力,這才錯過了成為世界巨星的機會。
等到九四年,漂亮國世界霸主地位穩固,不管是經濟文化還是電影領域,全都在大踏步的攻略全世界。
這時候,漂亮國好萊塢并不介意,吸納華人功夫明星成為好萊塢的一份子。
只是到了這時,成仕龍也就是好萊塢體系下的功夫巨星,無論影響力還是其他方面,和李小龍這樣幾乎是順應時代崛起的全球巨星相比,還是有不小差距的。
這時候,漂亮國人正是最春風得意的時候,怎么可能允許一個在電影中,拳打鬼佬出位的功夫明星上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