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都機構董事長廖老作為中間人,親自帶人過來。
帶隊的是一個很有氣勢的中年,身后跟著一幫子滿臉矜持的小年輕。
一看這陣容,武鋒就覺得有些難搞。
其中幾個年輕人身上的氣質,他太熟悉了。
肯定是沒經歷過風雨的大院子弟,就差將傲氣兩個字寫在臉上了。
在內地,但凡生意做大到一定地步,就少不得和這些存在打交道。
武鋒的情況比較特殊,和這些大院子弟打交道的次數也相當頻繁。
他之前扶持的軍中同袍,專門搞長途運輸以及定點倉儲業務的家伙,基本都是大院子弟出身。
沒辦法,眼下時代就是這么個情況!
要是沒點能量,想要出門做正經生意,那就是在自討苦吃。
好在,武鋒選擇的扶持對象,不僅都是軍中同袍,而且本身的性格和為人都很不錯。
不然的話,也不會參加那場教訓安南土鱉的戰斗。
他們本身都有一定職務,最高的都達到副師級了,卻是因為受傷致殘,又或者其他原因退役的家伙。
起碼眼下,他們是值得信任的。
武鋒手下的工廠集團,能夠發展得那么迅猛,其中也有他們幫忙保駕護航的功勞。
改革開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沿海早就進入了市場經濟環境,可內陸地區依舊還保留了很濃重的計劃時代風格。
有些事情沒有必要深究,只要知道計劃風格濃郁的地域,對于民營企業,甚至鄉鎮集體企業都很不待見。
要是沒有熟人幫忙牽線搭橋,想要進入內地省份做生意,或者說布局鋪設某些固定資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然,大院子弟里也有表現相當不堪的。
尤其,當他組織的‘愛國港商’貿易團,開啟和毛熊做大規模出口貿易的時候,遇到的大院子弟就更多了。
總之,給武鋒的感覺并不怎么樣。
不然的話,他也不會那么積極和京城合作,讓京城出面組織臨時的物資調配中心,主導和毛熊的出口貿易了,出面的都是離休老干部。
至于另外幾個年輕人,身上那種洋化嚴重的氣質,也相當的明顯。
當然,他們身上讀書人的氣質也很突出。
不用說,肯定是內地最近培養出來的大學生精英,而且還是喝過洋墨水的所謂海龜精英。
這樣的家伙,武鋒接觸的也不少!
王安電腦公司最巔峰時期,可是有上萬的華人工程師和科學家存在。
這些高級技術人才,總不可能全是華裔吧?
其中部分,就是內地留學漂亮國的大學生。
因為此時內地和漂亮國之間巨大的經濟差距,使得很多內地留學生到了漂亮國之后,都會受到相當強烈的精神沖擊。
有的,就徹底倒向漂亮國了。
也有的,雖然受到不小心靈沖擊,卻還保留了回去建設國家的心愿,可本身受到的影響卻是極深。
總覺得,漂亮國任何方面,都比內地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