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的五千塊,在鄉下農村能夠做的事情,那就太多了。
加上武鋒的一點支助,龍灣村就變成了眼下這種,和周圍村鎮格格不入的現代化摸樣。
當然了,村子里還沒有哪一家有汽車或者摩托車的,但是二八大杠自行車已經徹底普及了,哪家都有一輛。
因為在外面見過世面,有些都通過夜校或者技能培訓中心,成為了技工之類的技術人員。
在他們的指點下,龍灣村家家都養雞養豬,有的甚至連牛都買了,可以說相當的顯眼。
不僅只是加大家禽家畜的畜養,在后代讀書培養方面,更是舍得下血本。
能跟著前往工廠集團下屬學校讀書的,一個不落全部都帶過去了。
不能的話,那就在鎮上或者縣城讀書也成。
每次年節回家,都要重點檢查成績,有的甚至還要親自跑去學校打探情況。
實在是,他們在外頭見識過了,有文化的好處了。
不說考上大學和中專之類的了,單單就是能夠從工廠集團的內部培訓學校拿到合格證書,在粵省的工廠圈都是十分吃香的存在。
可有的人,因為小時候學習基礎太差,學技術的時候自然就更慢了。
而那些有些基礎的學生,在培訓中心規定的時間內,基本都能拿到相應的技能合格證書。
有時候,差距是以年為單位!
換算成工資獎勵以及福利待遇的話,一年起碼差出三千塊,一點都不夸張。
親身感受過,讀過書和沒有讀過書之間的差距,怎么可能讓弟弟妹妹或者侄兒侄女重蹈覆轍?
再說了,工廠集團為了鼓勵職工上進,也是經常進行廣播,還有電視方面的宣傳,力度一點不小。
事實上,大家心中都有數!
不管進什么廠,基礎工資都是大差不差的狀況。
可若是能夠順利成長為技術員,或者技工也行,那工資待遇方面的差距,一下子就拉開了。
同樣干十年,辛辛苦苦甚至勞累出一身毛病,手里能夠積攢一兩萬已經相當了不得啦。
可按照打工地所在城鎮的發展速度,房價肯定要超過工資的增長速度的。
要是換做技工或者說技術員,十年時間要是存不到五萬以上,都是失敗者。
有五萬的存款,起碼在工廠所在郊區買個房子,還是不成問題的。
也是有了親身體會,工廠集團的職工們,對于家人的上學情況才那么重視。
這在當地,甚至整個縣里,都引發了不小的轟動。
說什么怪話的都有,卻也沒誰敢于當面嘲諷。
等三舅回到龍灣村的時候,時間已經到了臘月二十八,整個村子都翹首以盼。
畢竟,三舅可是龍灣村走出去的大人物,至于已經加入港島的武鋒,已經被他們自動開除了。
反正,三舅自從回村后,基本上都是在參加村民家里的酒席,直到大年那天才徹底消停下來。
然后,就是自家人關起門說悄悄話了。
外人,誰也不清楚他們一家子究竟說了什么,反正等大年初一出門拜年的時候,武鋒的幾個舅舅和堂哥堂弟們,再也沒有拿他的名頭說大話了。
而武鋒,此時卻是遇到了個頭疼的事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