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鋒此時的基本盤是港島!
而港島影視圈的興盛與否,直接影響到他手下輿論力量的話語權強弱。
正常時空,二零零零年后的港島影壇一片蕭瑟。
是沒有影視公司了么,顯然不是!
難道影視人才全都離開港島了,更不可能。
雖然傳統的一流電影公司全都撲街,嘉禾沒了制片業務,新藝城和德寶早早就關門歇業。
可中國星,銀河映像,還有英皇等公司的實力,也是相當強悍的。
雖然成仕龍,潤發以及李聯結全都去了漂亮國發展,同時去的還有港島的頂級導演和幕后團隊。
但留下來的,依舊都是經驗豐富,實力強橫的影視圈精兵強將。
拍出來的片子,也是經常出現叫人眼前一亮的精品。
可港島影視圈,卻是再也沒有之前黃金時期,那種橫行東亞以及東南亞的霸氣。
在和好萊塢大片的競爭中,被壓制得厲害。
那時,港島影視圈的影響力,比起巔峰時期一落千丈,也就是那些熟悉的巨星新聞,才會引起亞洲其余國家影迷的關注。
到了那時,港島影視圈能夠發揮的輿論宣傳作用,也就是在華語地區還有點力度。
武鋒肯定不希望,港島影視圈從巔峰狀態,迅速滑落到那種情況。
可不得不說,港島明星片酬瘋漲,就是導致港島影視圈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眼下情況還算不得嚴重,再過一兩年,港島的一流男明星全部進入千萬片酬時代,女星的片酬也跟著達到了五百萬以上的水準,那時候才叫瘋魔。
很難想象,九四九五年的香港影視圈,能夠支撐如此高昂的明星片酬,簡直就跟做夢差不多。
就跟后世的‘一爽’為單位,同樣叫人震驚差不多。
怎么說呢,灣灣過來的黑金代言人,就認準了德華他們幾個頂級明星,其他次一級的明星根本就不作考慮。
導致的結果,港島明星之間的片酬差距巨大。
頂級明星片酬一兩千萬,可次一級的卻只能拿三四百萬的片酬,誰遇到了這樣的事兒都會心態失衡。
結果,等灣灣那邊的黑金退走,港島的頂級明星們卻不愿意將片酬降下來。
一個個的片酬都達到了千萬甚至兩千萬級別,有幾個劇組能夠請得起?
偏偏,他們又霸占了港島最好的電影資源,根本就舍不得輕易放手。
搞到后面,港島但凡有些質量的影視劇,都是一些老面孔和熟面孔,后備力量直接斷代。
要不是內地給了機會,港島那些名氣不大的明星藝人,能不能吃飽飯都是問題。
明知道這樣的模式不行,武鋒自然要拿出舉措。
真等德華他們幾個的片酬,升到了兩千萬港幣級別的時候,就是大公司都不會樂意請他們。
在內地市場可有可無,灣灣市場全面崩盤,東南亞市場好像飽和的情況下,尼瑪拿什么回本?
總不可能,花費那么多心思制作影片,最后出品公司沒賺到什么錢,大頭全都叫主要演員賺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