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愛國和西北分公司的出現,改變了許多人和事。
就如李奎勇,只要不出現中途夭折的情況,未來前景肯定差不了。
還有和他一起過來的同伴,未來肯定又有不同。
可以肯定,只要他們踏實勤勞,肯定能夠有足夠的回報。
等到以后,不管是回國還是留在緬國,未來的起點都要高不少。
真以為高考是那么好通過的啊,不少人的家里,已經不歡迎他們回去了。
轉眼,就到了七二年!
隨著和港島那邊開啟了正常商貿,武愛國領導下的緬國西北分公司,發展勢頭更加迅猛。
西北分公司和國內接壤的江面,各種船只往來頻繁。
竹筏,木排,漁船,小汽輪,水泥船等等等等,只要能夠渡河的工具都利用上了。
每天都有大批人員,物資往來。
沿江城鎮和紅旗農場,幾乎一月一個變化,相當的驚人。
此時根據統計,西北分公司轄區已有人口兩百多萬。
也就是說,西北分公司這里的人口,幾乎是以一月十多萬的數量增加。
而且隨著時間流逝,從國內過來的人口只會越來越多,這都是雙方愿意看到的。
西北分公司需要海量的青壯人口參加建設,巴不得他們拖家帶口徹底穩定下來。
國內則是組織已經嚴重溢出的青壯人口,參與緬國聯盟事業。
另外,就是在國內不受待見的一批人,也通過集中輸送的方式,送到西北分公司這邊來了。
總之,根據預估七三年西北分公司轄區的人口,很可能突破三百五十萬,直逼四百萬大關。
要是西北分公司能夠完全吸納,那實力提升就不止一星半點了,已經完全具備了席卷整個緬國的底蘊。
此時的緬中和下緬地區,依舊戰火連天。
而西北分公司這里,已經能夠提供大量的自制后勤物資,和曼德勒方面兌換那些不能吃不能喝的金銀翡翠還有寶石,至于外幣更是兌換的重點。
這些玩意哪來的?
自然是當初拿下曼德勒地區繳獲,以及這些年在緬中和下緬地區繳獲所得。
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緬國這種焦灼狀態,已經維持不了多久了。
沒別的原因,再打下去都要變成徹底的窮鬼。
就是西北分公司,和國內的交易,都處于比較明顯的出超狀態。
之所以能夠維持眼下的紅火狀態,主要還是西北分公司擁有了自給自足的能力。
隨著上百紅旗農場的爆發,單單糧食產量,就能輕松解決數百上千萬人的吃飯問題。
再加上基礎的五小工業體系已經逐漸完善,已經不需要國內繼續支援基礎生活物資了。
可其他方面的需求,卻又水漲船高。
別的不說,只要西北分公司還沒有自制各種機器設備,甚至工業機床的能力,就不得不向國內采購。
這是每年都能提供數億利潤,能夠持續十幾年的大生意。
對于國內的機械制造,還有機床制造企業,都是看得著的巨大利好。
就算以后拿下緬國,武愛國依舊會以采購國內的各種相關設備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