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料到,聯盟西北分公司發動雷霆攻擊,只花費了短短半年時間,就拿下了整個緬國。
真的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二十萬大軍分成三路,幾乎以橫掃姿態一路趟過,最奇葩的是交通工具五花八門。
有原始的駝馬,有二八大杠自行車,有各種型號的摩托車,自然也少不了數百上千輛威利斯大吉普,還有二戰時期大軍卡。
襯得曼德勒方面,就跟個小丑似的。
他們,可是和緬國所謂正統,糾纏了足足三年多時間,依舊還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
在這期間,耗費的財力和物力,足夠西北分公司發動最少三次大規模決戰了。
最叫外界震驚的,還是西北分公司頻繁使用的特種突擊戰術。
一旦戰事遇阻,立即就有一個中隊七十幾位兵王,通過動力飛行翼或者動力滑翔翼低空投送,從后方突擊打亂敵軍部署,從而一舉突破防線。
若是一次兩次成功也就罷了,可成功的次數超過了一掌之數,外界就不得不十分重視了。
不清楚是緬軍太弱,還是西北分公司的兵王們太強!
事實,自然是后者!
在雙方都沒有多少重型武器的情況下,地形和環境越復雜,兵王們能夠發揮的威力就越大。
至于西北分公司,哪來那么多兵王,外界其實也相當好奇,可惜一時半會是打探不到究竟的。
只有一直都有合作,并且長期派駐的代表團部分成員心中有數,卻也感覺很不可思議。
就是國內,想要培養出一位兵王都不容易,西北分公司一口氣亮出數百兵王,相當的恐怖了。
曼德勒方面,自然也是被裹挾跟進。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拿下全緬之后,他們能在新政府有什么地位,就看最后的表現了。
所以,只要腦子沒進水的,都很拼。
都不需要動員,他們都積極的擔任主攻任務。
一時間,和退無可退的緬軍,打得血肉橫飛好不慘烈,絲毫都沒有留手的意思。
到了這時候,就是聯盟董事長一系再不滿,也是無力回天了。
當聯盟戰旗,飄揚在仰光城頭時,預示著聯盟已經順利拿下全緬。
一時間,整個世界都震動了。
最振奮的,還是大毛一系陣營!
根本就沒理會,歐美方面氣急敗壞的指責。
第一時間發來賀電,慶賀世界上多了一個聯盟國家。
最關鍵的是,通過緬國打通了阿三洋通道。
漂亮國以馬六甲海峽為核心,布置的島鏈防御,威懾力和影響力起碼降低三分之一。
只要疏通緬國境內的怒江航道,商品和物資,就能直接通過怒江航線進入阿三洋。
從阿三洋到波斯灣以及歐洲,距離更近。
最關鍵的是,漂亮國在阿三洋的影響力和威懾力,比太平洋差多了。
可以說,伴隨緬國落入聯盟之手,就此宣告失敗。
不僅如此,緬國想要開啟工業化,就只能尋求幫助。
以緬國的情況,根本就不可能全體系工業化,肯定會重點發展某一些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