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回來就回來,還帶這么多東西干什么?”
看著小兒子從包裹里,拿出大把的南華特產糖果點心,甚至還有連環畫,何父不由埋怨道:“你自己在那邊讀書不容易,有錢也不該亂花!”
“爹。你不用擔心!”
何凡招呼幾個侄子侄女,還有妹妹過來拿東西,輕笑道:“我每月能拿五十左右的各種津貼,在學校的各種開支極低,根本就花不完!”
此時,家里除了何父何母之外,還有二哥二嫂以及幾個侄子侄女和妹妹。
二哥和二嫂是真正的老實人!
之前,他們對于何凡復讀,沒有任何意見。
正如何父當初生氣時說的那樣,小弟何凡讀書的費用都是父母在出,和他們沒什么關系。
他們還巴不得自家孩子多學學小弟,認真讀書以后跳出農門。
至于小妹,則是何凡讀書的最大受益者。
有小哥何凡頂在前面,她此時讀高中才沒有遭遇太多不滿和反對。
見父母滿臉不信,他不由詳細解釋了一番,自己在學校的花費。
早飯一毛五,四個肉菜大包子加兩碗豆漿!
中午三毛錢,一葷一素還有一道湯,另外香噴噴的大米飯管夠。
晚上和午飯差不多,一天在伙食上開銷七毛五。
加上其它一些開銷,一月總共不會超過三十南華幣!
學校并不鼓勵學生省吃儉用,在學習和鍛煉身體的關鍵時刻,因為營養跟不上出岔子。
這時代的南華大學生,和國內大學生一樣,不僅學費全免,而且每月都有固定補貼,就跟拿工資差不多。
只要沒有額外花銷,吃穿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還在水準之上。
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夠心無旁騖讀書學習,迅速提升自我。
學生中,自然有那種將大部分補貼存起來,自己只用很少的那種。
可惜,在高強度的學習以及身體鍛煉過程中,真的扛不住。
要么身體出問題,要么學習出問題!
學校可不管學生背后背負了什么,自問后勤保障已經做得足夠到位,再出問題那就是學生本身的事兒了。
直接發出嚴厲警告,不管是身體還是學習不達標的話,真的可能直接被勸退的。
學校有不少勤工儉學項目,外頭也有各種短工可做,除非是真正的學霸,不然沒一個能做長久的。
前文說過,進入大學以后學業相當沉重!
像是何凡這樣的學生,只有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學習以及鍛煉之中,才能勉強跟上節奏。
可搞勤工儉學或者在外頭做短工,自然要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很容易掉隊。
事實上,以何凡的看法,學校給的補貼,已經有不少余量了,一月能夠存下二十來塊南華幣。
而南華幣,和rmb的兌換比例是一比一!
但凡農村或者鄉鎮家庭,一月寄回去二十塊,絕大部分問題都能解決。
不僅如此,只要學習不掉隊,到了寒暑假時期,去關聯工廠打短工,一月的收入都能輕松過百。
隨著年級提升,學校的補貼費用也會跟著提升。
大二的時候,一個學生一月的補貼就有五十三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