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數日。
二隊開始插秧。
試驗田這邊比大田要早10天的時間,方唯安排人手去給育種小組幫忙,一天就結束戰斗。
到了大田插秧的時候,方平也主動帶人去干活,幾天的功夫就完成了任務。
稻子種在了田里,大家又開始滿懷期待,期待這一季能大豐收。
再往后的日常工作不需要方唯操心,鄭虎能安排的井井有條。
而試驗田這邊有方平在,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鴨田共生等事情,也同樣不會出什么差池。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2號禽舍】那邊孵化出來的小鴨子也越來越多。
今年的目標是孵化出1000只小鴨子,這數字剛好達到了禽舍的上限,以后也不會再增加。
“云英,現在鴨子多了,禽舍的衛生更應該注意。勤打掃、經常消毒,要避免傳染病的發生。”
羅工和溫工走了之后,【2號禽舍】就由方云英負責。
方云英是一位20來歲的小媳婦,家里招了一個上門女婿,目前還和父母住在一起。
對方很能干,之前跟著羅工身邊學到了很多知識,所以方平才讓她負責放養鴨子。
“好的,隊長,我記住了。”
方云英工作認真負責,方唯交代了幾句便離開了禽舍。
隊里的年輕人都已經成長起來,在各個關鍵崗位上活躍的,大都是這批年輕人。
隨后,他去了試驗田,去看了看不育株的生長情況。
一畝地按照授粉稻種的品種不同,分成了6片區域,這樣才可以有效的觀察各種情況。
【南光一號】的一、二、三代稻種都參與了本次試驗,還有三種稻種是方唯托人從臨縣和省城搞來的。
現在需要篩選出品質強大的“不育系”,同時也為下一步培育“保持系”和“恢復系”做準備。
在沒有生物基因技術支持的情況下,配對篩選是一個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所以說,搞雜交水稻需要很長時間,時間單位是以“年”來計算的。
“還是母本太少,等到了夏秋時節,一定要多找一些雄性不育株回來。”
不育株也不見得只能從野外得到,有時候在農田里也能找到,只不過數量很稀少罷了。
這個工作量就太可怕了,只能碰運氣,從茫茫的稻穗里面找到變異的雄性不育株。
隨后,他給吳茂盛和孫振興都寫了信,向他們求援,力圖能找到更多的母本。
吳茂盛和孫振興在回信里,都委婉的勸他,不要耗費精力和時間搞難度太大的東西。還是要立足腳下,多培育一些優質的純稻種。
并且,兩人都給方唯寄來了一些新稻種,品質都還不錯。
這段時間,方唯相對輕松一些。
趁著青黃不接的當口,他找人把村里的路修了一下,然后重新翻新了打谷場和磨坊。耗費了一些稻谷,但他認為這很值得。
然后他又重新規劃了宅基地,今后建房不再是胡亂布局,而是要按照隊里的要求來。
“歇一下吧,整天忙忙活活的能把人累死。”
方唯打算歇兩天,于是他和盤蓮花約好,去山里轉轉。
盤蓮花想去【三清觀】玩一趟,畢竟上次去那邊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方唯自無不可,走之前去和關崇陽說了一聲:“老爺子,我和蓮花要去三清觀玩玩,你有什么東西或什么話要帶給道長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