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吃完,盤蓮花收拾好東西,便往背簍里裝了一些稻穗,返回了村里。
山谷進行晾曬倒是可以,但脫粒就很麻煩,畢竟沒有平整干凈的地塊。
方唯收工前將收割的稻子攤開,然后盡可能多的挑選一些顆粒飽滿的稻穗裝起來,帶回了家。
第二天。
方平也一起和他到了山谷,來回忙活了幾次,也就帶回去200來斤稻子。
“大哥,這就是雜交水稻種子種出來的稻谷,產量先不管他,咱們先嘗一嘗味道。”
晚上。
方唯帶著盤蓮花到大哥家吃了晚飯,特意煮了一鍋(雜交水稻)新大米。
新大米的味道很不錯,帶有明顯的“貢米”風味,口感細膩,大家都吃的很香甜。
“老三,這個稻子應該可以!咱們在山谷里種植的浪費太多,也沒怎么管理,我覺得產量應該也不差。”
“嗯嗯,看到時候秋收的情況吧。現在可以肯定的是,雜交水稻的遺傳特性很穩定,但到底能種植幾代,還有待觀察。”
方唯自己的感覺不是很好,估計這種雜交水稻不能留種。
他也懶得再往山谷里跑了,將自己1分自留地的紅薯全部清空,從收割回來的稻谷中挑選一點種子,直接種在了自留地里。
他主要是為了趕時間,要不然一些試驗就得等到明年。
至于吃菜的問題很好解決,直接在大哥的自留地里采摘就是了。
說實話,在其他的土地上種植稻子已經錯過了農時,而這1分地是唯一歸屬指定的土地,區域屬性的加持效果能達到90%。
他同樣不需要追求產量,只是為了驗證這種雜交水稻是否可以留種。
時間匆匆。
轉眼又到了中秋節。
隊里這次還是殺了兩頭豬,保證家家戶戶過節都有肉吃。
前些天就開始收鴨了,蔣玉芬、郭永清、劉文秀等老熟人,甚至還有煤礦和水泥廠的后勤人員,都踏著點來了。
蔣玉芬買了30只鴨子、郭永清買了40只鴨子,劉文秀買了30只鴨子。
他們當然不是自己吃,回去后還要給親朋好友分一分。
煤礦要了200只鴨子、8頭豬,水泥廠要了300只鴨子、10頭豬。這幾乎都成了每一年的慣例,當然,二隊購買煤炭和水泥人家也會提供方便。
鴨子還剩下500來只,養豬場里還剩下56頭豬。
養豬場現有剛剛達到出欄保準的生豬39頭、母豬4頭,大肥豬13頭。4頭母豬等下個月產崽之后,就會淘汰,再重新挑選4頭母豬配種。
鴨子2元4角一只,600只鴨子賣了1440元。
18頭豬按照每斤0.70元的價格賣出,共收入了3150元。
【產出生豬,點數+5003】
【產出麻鴨,點數+2400】
【總點數:141436點】
過節當天。
方唯和盤蓮花提著大包小包去了瑤寨。
阿公自然很高興,看著方唯掏出來的煙酒,忍不住說道:“我這里什么都不缺,你帶回去,留著招待客人。”
“阿公,家里還有,這是三哥專門孝敬你的呢。”
盤蓮花這么一說,阿公就不再吭聲。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