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你是真利害!這條路我想了多少年一直沒法動工,你才當上頭人,就干了這件大事,我是比不上你啊。”
道路工程開工的那天,阿公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這條路對于瑤寨的意義重大,再加上有方唯這么個能“點石成金”的頭人,他相信寨子的發展會越來越好。
這年月施工的最大問題就是缺乏大型機械,所以就得靠人海戰術。
本來瑤寨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但有了下塘大隊的支援,這個夢想正在慢慢的變成現實。
“阿公,你過謙了。一代人有一代人責任,你們那代人白手起家,我們這代人總不能躺著吃老本吧?終究是要做一點事情的。”
方唯也很有感慨,二隊以及下塘大隊在他的手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現在輪到了瑤寨了,他希望自己能帶領大家再次創造一個奇跡。
“三哥,公社鄭主任來了,喊你去隊部。”
方唯正和阿公說著話,隊里派人來喊他,說鄭主任來了。
他隨即去了隊部,頂頭上司來了他還是要保持必要的尊重的。
“鄭主任,你今天過來有什么指示?”
方唯見到鄭先發,發現對方有點發福,發際線也有后移的趨勢。
他笑瞇瞇的和領導打了個招呼,然后靜等著開口。
“修一條通往瑤寨的盤山公路,絕對是一件大好事,方支書的思想覺悟很高,值得我們學習。以前是公社的工作做的不到位,得補上。
我已經號召全公社的社員和知青,利用農閑的時間,前往瑤寨參加義務勞動,這也是公社對這件事的支持。”
公社出錢修路更加不現實,但鄭先發敏銳的發現,這件事做好了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既然沒錢就只能出力了,瑤嶺公社17個大隊,除去下塘大隊不算,他號召其他16個大隊輪流派人支援,每個大隊一個月只需要在是山上義務勞動兩天即可。
這點事情對于各大隊來說都是小事,也不可能和鄭先發唱反調。
安排好這事兒,鄭先發才來找方唯。
誰是瑤寨的話事人,他的心里其實很清楚。
“感謝公社的支持!要不一起去施工現場看看?”
方唯也不點破對方的心思,隨后兩人便去了瑤寨。
建設現場人頭攢動,到處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兩人在人堆里找到了王松林,他和大家一起在清運土石方,一頭一臉都是汗水。
“鄭主任,三哥。”
王松林用脖子上的毛巾抹了一把臉,和兩人打了招呼。
“王隊長,你們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值得表揚啊。公社大忙幫不上,但我們也會力所能及的給你們提供一些幫助,以后全公社的人都會輪流到工地來參加義務勞動。”
鄭先發說清楚了事情的原委,王松林很感動,一個勁的向對方表示感謝。
方唯沒有吱聲,見兩人聊得火熱,便在工地上走了走看了看。
現在修路還是以人拉肩抗為主,下塘大隊的幾臺手扶拖拉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上山的老路比較窄,需要拓寬,個別很陡峭的地方就需要繞個彎子。
總的來說施工的難度很大,好在人多,要不然一兩年都很難修通這條盤山路。
隨后,鄭先發也在工地上轉了轉,然后就準備和方唯一起下山。
“三哥,你先等一下,我有點事情要和講。”
王松林攔住了方唯,鄭先發便先走一步,公社還有很多事在等著他呢。
“寨里的糧食庫存本來就不多,剛好夠大家的口糧和交公糧。現在這么多人來幫忙修路,別的先不說,中午總得管頓飯吧?你能不能給想想辦法?”
方唯聽他這么說,不禁笑了。
他是頭人不是隊長,不會管細節方面的問題,要不然王松林這個隊長是干什么吃的?不過,對方遇到了難以解決的問題,他自然會出手。
“小事!回頭你派人去我們隊里拉一些糧食回來,算大隊借給寨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