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察覺到了對方的情緒變化,便補充了一句:
“我覺得還是保護的好吧,大隊有專門的砍柴區域,禁止任何人到山上亂砍濫伐。除了每一年的采摘季,平時幾乎沒人深入山林,所以這一帶基本上都保持了原始的風貌。”
方唯這個理由聽起來就順耳多了,楊記者趕緊掏出小本本記錄了下來。
中午時分。
三個人才走進了野生板栗林。
主要是因為楊記者體力不支,走走停停,耽擱了不少時間。
在這里,楊記者又拍攝了不少相片,隨后大家坐下來吃了一些干糧喝了點水。
三人休息了一個多小時,又去野生油茶林和野生枇杷樹林看了看,大家便打道回府。
“方支書,明天就不打擾你了,我在大隊隨機采訪一些社員和知青,后天我就要返回京城。謝謝你的配合,耽擱了你兩天的時間。”
晚飯是在方唯家里吃的,楊記者說了接下來的行程安排。
方唯對她的印象倒不錯,只是不知道采訪完畢回去后,她會把文章寫成啥樣子。
兩天后。
郭永清來隊里接上楊記者,直接送她去了陳州。
方唯以為即便會在報紙上刊登楊記者的報道,恐怕也需要一段時間。可結果只過了一周,國內著名的媒體就登載了楊記者的署名文章,引起了眾多的關注。
文章從方唯擔任二隊的隊長說起,細數了山上山下的變化。其中著墨最多的就是,下塘大隊數年如一日堅持植樹造林的事跡。
在楊記者的筆下,山下的村子和山上的山林,都充滿了勃勃生機。這里風景如畫,人們安居樂業,農業生產和副業生產蓬勃向上,這不就是我們孜孜以求的典范嗎?
文章還配了圖,圖文并茂,就很有說服力。
一石激起千層浪,接下來又有多家媒體跑到下塘大隊,搞得方唯不勝其煩。
隨后的接待工作都交給了鄭虎,方唯帶著一家老小去了省城。
現在這個季節還有些熱,但比起三伏天還是要好一些。省城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尤其是美食很多,換著花樣都吃不完。
他這次來省城主要還是為了工作上的事情,游玩都在其次。
“蓮花,明天你帶著阿公、阿姐和兩個小家伙去外面轉轉,想吃什么想買什么你自己拿主意,我要去建工設計院辦事。”
方唯的“新居項目”交給了省建工設計院做設計,人家已經完成了實地考察,目前正在緊張的進行之中。
他和設計院的總工認識,兩人都是全國代表,對方在這件事情上給隊里幫了不少忙。
這次來省城,他專門給對方帶了一些土特產。
“好啊,你忙你的,我會安排好的,你就放心吧。”
盤蓮花也不是第一次出遠門了,在外面逛逛街還能有啥問題?
方唯點點頭,他對婆娘也很放心。
翌日。
一家人在招待所食堂吃了早餐,方唯便提著旅行包去了設計院。
“方支書,你可是稀客,來之前咋不打個電話,我好去車站接你。來來來,先坐下,我去給你泡茶。”
見到了蔣毅承,對方很熱情。
不僅把自己收藏的好茶葉拿出來招待客人,而且中午還要請方唯吃飯。
“蔣總工,我來的匆忙,也沒給你帶什么東西,這些是咱們當地瑤寨產的臘肉、筍干和干菌子,你拿回去給家里人嘗嘗。”
兩人坐下寒暄了幾句,方唯便打開旅行包,把帶來的東西給了蔣毅承。
蔣毅承也不客氣,這屬于人情往來,沒必要推脫。
“那就謝謝了!走,我先帶你去看看設計草圖,你和他們好好聊聊,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就提出來,我會讓他們修改的。”
兩人在辦公室聊了一會,蔣毅承便帶著方唯去了設計(一)室。
方唯和設計人員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有些細節做了調整,總體上他還是感到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