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方唯等人顧不上這些,協調小組在公社召開了會議,商議接下來的夏收夏種工作安排。娛樂的目的是讓大家放松心情,以便很好的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之中。
會后,鄭先發把方唯叫到了辦公室。
“大戲也聽了,電影也看了,你們最近都消停點。看了今天的報紙嗎?權威報紙開始批評包產到戶的提法,說這是走回頭路,是極其錯誤的。”
鄭先發有一定的敏銳性,但還不夠。
他看了報紙之后就顯得有些憂心忡忡,實際上也是對當前的形勢把握的不到位。現如今人心思變,大家都盼望能放松限制搞活經濟。
因此,在過幾個月的重要會議上就會吹響“改開”的號角。
在方唯看來,有些改變是遲早會發生的且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三十年歷經魔難,國內終于初步完成了工業化,農業全力支持工業發展的時代告一段落。
接下來就會到工業反哺農業的時代,有沒有那一聲號角,都到了給農民松綁的階段。
這是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其物質基礎就是過去三十年節衣縮食建立起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現在勞動大眾是窮了點,可一旦經濟向民生轉移,加快輕工業的發展,大家的生活水平就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高。
既然國內擁有了門類齊全的工業,受過良好教育的廣大勞動者,那么就要為接下來的產能大爆發找到出路。
出路是現成的,那就是打開國門,和世界經濟融為一體。
這就是改開的物質基礎和現實基礎。
所以,方唯絲毫不擔心鄭先發說的問題,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有一些雜音甚至是暫時的反復都很正常。
“鄭主任,你不用想太多了。未來的主基調就是給農民松綁,終有一天連上交公糧都會取消的,大家不一定會很富裕,但起碼不用再擔心餓肚子。”
方唯不在意的笑了笑,有些事情已成定局,不是一篇文章所能推翻的。
鄭先發見對方不聽勸,也就懶得再說,反正人家是育種專家、全國代表,些許的風浪根本不足以掀翻對方。
方唯隨后返回了隊里,根本沒把鄭先發說的話當回事。
時間匆匆。
轉眼就到了夏收的時節。
各大隊紛紛忙碌了起來,包括公社的農機都全部出動,開始了新一輪的收割工作。
“滿滿,我們成功了!真的培育出了新型的雜交水稻,估計產量還會高過【南光二號】。”
方唯在各隊巡視,方濤也不知道是怎么找到他的,隔著老遠就興奮的大喊大叫。
在方唯的授意下,育種小組不僅成功篩選出適配的不育株,而且還成功通過三系育種法,培育出了新一代的稻種,也就是【南光三號】。
方濤他們幾個跟著育種小組進行課題研究,他們雖然不是發明人,但肯定會跟著沾光的。
“沒錯,我們大家都成功了。這一次培育出來的新稻種,已經被命名為【南光三號】,預計畝產1400斤,口感和品質還要好于【南光二號】稻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