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畝【農優76】稻種的總產量為4600萬斤,另外,合作社和育種中心的【南光三號】總產量為11200萬斤。
瑤寨的大客戶按時前來,通過外地的種子公司將4600萬斤【農優76】稻種,全都調運了出去。僅這一項,合作社就收入了將近1.2億元。
【南光三號】的稻種收入又是2個多億,除去上交縣里的錢,還能剩下1.8億元的樣子。
二者加起來就是3個億的收入,比以前單純培育【南光三號】的收益還要高。
這一季的稻種銷售很順利,這和方唯的策略有很大的關系。【南光三號】減產之后,銷售情況要比上一季好很多,起碼沒有出現滯銷的局面。
“方支書,我們接到了最新的統計數據,我這邊匯總了一些各地種植【南光三號】水稻的情況,平均畝產達到了1300斤左右,效果非常好。”
上午。
方唯剛走進辦公室,趙金生就拿著一一張統計報表跟了過來。
他和很多種植了【南光三號】的地區建立了聯系,人家提供了產量數據,他讓財務上進行了匯總。經過計算,各地種植【南光三號】的情況很不錯,平均畝產接近了1300斤,口碑一下子就起來了。
當然,僅靠著口碑酦酵,【南光三號】的銷量增幅不太大,可能還需要兩個種植季的時間。
“先不管,咱們夏種還是按照計劃進行。”
方唯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口碑好不一定銷量好。
怎么說呢,一些后起之秀也就是新搞出來的雜交水稻,正在以低價的策略搶占市場,更加優秀的【南光三號】并非所有人的首選。
而且他覺得目前的定價還是低了,他還有繼續提價的打算。
所以,按照夏種計劃,合作社這一季將會種植6萬畝的【農優76】、種植2萬畝的【南光三號】。
合作社和育種中心的水田面積加在一起為12萬畝,正好是一家一半,兩個品種的稻種分別種植6萬畝。
方唯預計,隨著【南光三號】的繼續減產,市場的購買熱情才會被激發出來。
等到了明年會不會改變現有的生產計劃,還需要看秋收的情況再決定。總的來說,按照目前的價格計算,多種植【農優76】是有利的,畢竟賺的錢更多。
“哈哈,支書,這就是你說過的‘饑餓營銷’吧?”
趙金生心領神會,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
他聽過方唯給銷售部講課的內容,其中就提到了“饑餓營銷”的概念。當時還想不明白,現在似乎找到了一些頭緒。
方唯笑著點了點頭,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的確算是“饑餓營銷”的一種。
當然,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方唯是打算走高端路線,同時也給層出不窮的雜交水稻品種讓路。靠量取勝年代已經過去,以后合作社的立足點更多是以質取勝。
所以他才打算下一季把【南光三號】的價格拉上來,同時繼續推高【農優76】的價格。
這樣一來,市場上就會形成高中低各種檔次的稻種。高檔次的稻種不僅產量更勝一籌,而且在口感和味道也會更好,大米的價格也會更高。
未來的市場一定會呈現差異化的格局,有人會選擇價格低品質差的大米,也有人會選擇價格高品質好的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