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種植戶與合作社簽訂了合同,按照事先約定的價格將稻谷賣給合作社。
合作社為此專門成立了一家米廠,針對稻谷進行精加工,最后打包并貼上【瑤嶺大米】的標識。這就和散裝大米有了區別,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大米。
合作社這么做是合理合規的,因為有一個精加工的過程,并不是簡單的倒買倒賣。
“老趙,你們可以啊,這么快就開始動工了。多久能完工?”
合作社辦事的效率很高,會議形成了決議之后,趙金生便負責米廠的建設。
米廠選址的地點也在公社,開工那天,方唯也來到了現場。
“米廠就很簡單了,包括碾米、清洗、精選、打包等工序,秋收前一定能投入運行。”
趙金生不以為意的笑了笑,米廠算不上現代化的企業,所以建設速度很快。
合作社現在的情況有了很大的變化,正朝著大型農業集團的方向在發展,已不僅僅局限于育種。
比如像經營范圍除了育種、農副產品的生產,還多了農副產品收購和銷售、農副產品的精加工等等。
所以,合作的名稱在方唯的建議下,變更為【瑤嶺農業合作社】,去掉了“種業”兩個字。
合作社擴大經營范圍,對于各個公社的農戶也是好事。合作社制定的稻谷收購價很合理,農戶不需要承擔糧食價格波動的風險,提前鎖定了收益。
當然,【瑤嶺大米】經過精加工和品牌溢價之后,價格比一般的大米稍貴一些。
合作社的銷售人員已經散了出去,開始為秋收后的銷售工作做準備。
“支書,這些事是你早就想好的吧?要不然怎么會沒遇到問題,你就能拿出來成套的解決方案。”
趙金生對方唯佩服的五體投地,其他理事也差不多,都不明白人家的腦子里怎么會有這么多的奇思妙想。
方唯笑著搖了搖頭,絲毫沒有當回事。
這些都是基本的營銷手法,實在稱不上“奇思妙想”。而現在只是完成了前期工作,這一套到底好不好使,還得拿到市場上經過檢驗才能得出結論。
方唯在公社轉了一圈,去了五金廠和竹器廠,然后去和鄭先發、鄭虎聊了會。
中午。
他和盤蓮花一起去外面的小餐館吃了午餐,這才返回了社里。
來到辦公室坐下沒多久,方唯就接到了一個電話,說于浩在清河縣被抓了。
“豹哥,你喊兩個人和我去一趟清河縣。”
方唯的臉色陰沉了下來,于浩在清河縣接了一單生意,幫人看陰宅。結果不知怎么搞的,在這個過程中有人舉報,對方就被當地派出所給抓了起來。
于浩報了社里的電話,所以大家才打電話通知了方唯。
方唯趕緊帶著鄭豹等人趕往了清河縣,估計今晚是回不來了,看能不能把于浩保出來。
這種事在當下也不算啥大事,就看當地是怎么認定的。
“支書,你也別著急,我估計不會有啥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