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的是要當面和崔義明說說這事兒,實際上一點農業稅的減免他并不著急,合作社不缺現金,他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既然崔義明對這件事的根源很清楚,他就沒有必要再說太多。
“方支書難得來一趟,你要著急走。來,咱們聊聊合作社下屬的幾家企業可好?”
崔義明卻攔住了方唯,不讓對方走。
于是話題轉移到了鄉鎮企業上,聊了沒多久方唯就看出來了,對方對大力發展工業很感興趣。
“崔書記,發展工業肯定沒錯,但咱們縣地處偏遠,交通不便,想發展工業其實很難。
有個說法叫做集群效應,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像瑤嶺鄉能聚集這么多的鎖具企業,就是因為這個。”
大力發展工業當然有前途,特別是發展先進制造業,更是前景光明。
但問題是想發展工業必須要有一定的基礎,人力、物力、財力、交通等等,光是一個人才問題和交通問題,就能讓人頭疼萬分。
方唯還特意舉例,說了五金廠和大大小小鎖具企業的事情。
“你說的很有道理,我沒打算放衛星,所以這些問題我都考慮過。方支書,你說要是縣里大力扶持鎖具行業怎么樣?畢竟現在很難再搞出來這么一個產業集群。”
崔義明并不是好大喜功的性格,恰恰相反,他是想做一些實事。
聽方唯說完,他就知道人家的肚子里是有貨的,合作社能走到今天并不是靠著運氣,而是選對了一個領頭羊。
縱觀全縣,現在對整個行業能起到拉動作用的就是鎖具制造,別的都無法復制。
比如像家具廠和辣椒醬廠,就基本上沒有復制的可能性。辣椒醬廠的整個產業鏈都在合作社手里,家具廠掌握了設計工藝等人核心技術,而且還有無可比擬的原材料優勢。
因此,他看中了平平無奇的鎖具制造,也是目前全縣企業數量最多的一個行業。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鎖具制造對于人才技術的要求沒那么高,但我們有先發優勢,只要能做大就有了行業的護城河。”
方唯覺得多一些小五金廠也挺好的,關鍵是這個自發形成的產業集群,已經有了相當不錯的競爭力。
如果縣里能大張旗鼓的扶持,說不定真能做大做強。
“方書記,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以后有時間多來我這邊坐坐。”
崔義明顯得意猶未盡,但他接下來有一場重要的活動,不得不結束了今天的談話。
方唯隨即離開了縣里,心里還是感到很慶幸的。畢竟崔義明是一個做實事的人,只要對方有一些想法,那么兩人的關系就差不到哪里去。
有了崔義明的支持,合作社接下來幾年的發展就如虎添翼。
匆匆數日。
合作社結束了夏收夏種工作,方唯宣布可以開售稻種。
【南光四號】稻種無疑是最搶手的,所有的簽約種植戶都足額購買了稻種,剩下的也被一些老客戶瓜分殆盡。
【農優82】稻種的銷售也很火熱,整個銷售工作只用了10天時間便宣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