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解釋了一下,這種事情需要有前瞻性,等大家都一窩蜂的種植某個品種的作物的時候,距離價格暴跌就不遠了。
所以他選擇培育花生種子,應該有不錯的收益。
“支書,種植4萬畝的【南光四號】水稻沒必要吧?稻谷的價格太低,一斤的價格超不過兩毛錢,一畝地的產出才300來塊,還不如培育大豆種子呢。”
趙金生不太明白為什么要種植水稻,辛辛苦苦種植一季【南光四號】水稻,總產值也不過才1000多萬元。
相反要是培育大豆種子的話,產值會提高好多倍。
“老趙,咱們新林農場的4萬畝上好水田,你還真打算當旱田用啊?”
水田當旱田用不是不行,但會改變的土壤的構成,而且省里的政策也不允許。
既然培育稻種占用不了這么多的土地,在撈到了實惠之后,還是要恢復水田種植水稻。這種事沒人查就罷了,一查一個準。
因此,方唯在制定春播計劃的時候有些激進,但到了下夏種就會把水田都改過來。
社里有8萬畝水田和3.5萬畝旱田,新林農場有4萬畝水田,陽山農場有6萬畝水田和2萬畝旱田。現在的情況是因為培育高產經濟作物的種子,而占用了大量的水田,這是不可持續的。
趁著行情好賺一筆就得了,回頭還是要按照規定生產。
“哈哈,是我太貪心了。”
趙金生有些不好意思,政策他都懂,但在效益面前他選擇了無視。
現在聽到方唯的提醒,他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總這么干是會出事的。
方唯擺了擺手,會議室頓時安靜了下來。
“陽山農場和社里的水田臨時改旱田,回頭我會向陽山縣和新林縣報備。如果不批準,那咱們就只能更改生產計劃。”
新林農場和陽山農場拿到手的第一年,農田怎么利用都不需要報備。
但到了明年也就是第二年,沒有特殊的理由水田是不允許改成旱田的。實在要這么做就需要報備,并獲得當地農業主管部門的批準。
否則的話,一旦查實,會有嚴厲的處罰。
這下大家都不吭聲了,現在繼續培養稻種肯定不合適,稻種一年的需求量就那么大,這么多人分桃子,合作社也沒辦法占領整個市場。
生產計劃獲得了通過,方唯第二天就去了陽山農場。
“你們這個報備很好辦,畢竟從你們購買農場算起,到明年年初還不到一年時間。”
陽山這邊的報備很順利,方唯根本沒費勁就把事情辦成了。
可當他回到新林縣去找有關部門報備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
“方支書,不是我們不給你辦,實在是地區農業局那邊盯得緊。合作社的水田已經很多年歷史了,這突然改成旱田我們沒法交代。
倒是新林農場那邊,明年春播可以再當做旱田使用一季,到了夏種的時候必須要改回來。”
合作社8萬畝水田臨時改旱田的報備,遭到了拒絕。這件事沒什么好商量的,他隨后去找了崔義明還是改變不了這個結果。
“崔書記,現在全國各地都缺花生種子,我們臨時種植一季還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