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奔波倒不至于,不過和以前相比可能會在那邊呆的時間多一些。”
他覺得公司不能總呆在小地方,并不利于今后的發展。
農業公司未來要想做大做強,引進人才是必須的,而省城才具備這樣的條件。
兩天后。
除了趙金生留守,其他的決策委員成員全都來到了公司總部。
這次會議沒有時間限制,反正是要把所有的議題都討論出一個結果,然后才可以解散。
“關于明年的生產計劃,我建議將【南光四號】的培育面積擴大到8萬畝,而【農優82】稻種的種植面積不變,依然是是4萬畝。
另外,明年的春播就可以嘗試大面積培育【南光五號】稻種,除了瑤寨,可以在新林農場種植2萬畝。”
方唯開場說了自己的計劃,瑤嶺合作社的8萬畝水田,全部用來培育【南光四號】稻種。這其中,首先要保證簽約農戶的稻種供應,其次要保證出口稻種的供應。
目前看【農優82】稻種的銷售正在回升,但考慮到之前巨大的存糧并未消耗干凈,所以不宜盲目擴產。
至于【南光五號】還處于未定型階段,2萬畝的培育規模已經是極限了。
田炳義合作社還是繼續培育高價值的蔬菜瓜果種子,瑤寨則是培育【南光五號】稻種。
各單位所屬的旱田培育一季玉米種子、一季大豆種子、一季黃豆種子加辣椒種子。
剩下的水田則種植【南光四號】水稻,用以保證米廠的原材料供應。
“支書,我覺得【南光四號】稻種和【南光五號】稻種的培育面積偏少,這個計劃是不是太保守了?咱們有大量的出口訂單,應該適當的提高產量才對。”
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覺得方唯的計劃有些保守。
“暫時還是不要太激進,一切都要等到【南光五號】稻種定型之后再說。”
方唯沒有解釋的太多,出口生意沒那么好做,和國外的額客戶打交道的次數不多,應該多觀察才是。
另外,今后主推的必然是【南光五號】稻種,【南光四號】稻種僅僅是為了滿足出口,以及作為瑤嶺大米的原材料,8萬畝的培育面積綽綽有余。
“好的,我明白了。”
那人接受了方唯的解釋,便不再多言。
“都沒問題了吧?來年生產計劃就暫且這么定了。產核資,各單位的分紅必須要經過公司決策委員會的批準。”
接下來還有一件很麻煩事情,就是將瑤寨和田炳義合作社所有資產并入公司。
清產核資只是一方面,還有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今年的分紅。大家分完紅,就要在一起過日子了,所以這次分紅不能亂來,各單位必須聽從公司的指導安排。
“我沒意見。”
“就應該這樣,省得大家因為最后的分紅鬧矛盾,沒必要。”
“同意。”
這項議題也獲得了通過,都沒啥意見。
反正已經確定要在一起過日子了,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公司提前介入各單位的分紅事宜沒什么毛病。
一項項議案拋了出來,大家都很認真的經過了討論。大部分議案都獲得了通過,也有一些議案未能通過。
會議一共開了一周的時間,主要是公司剛開始運作,有很多事情還沒有理順,七七八八的事情太多了。
會議結束之后,該留在省城的繼續留在省城,其他的人便返回了新林縣。
公司這邊也開始忙活了起來,尤其是銷售部,已經把大量的人手都撒了出去,銷售渠道進一步擴大,為來年的農業生產做好了準備。
方唯沒有馬上離開省城,趁著周末的時間把女兒喊出來,去方平家里玩了一天。
然后他才動身回到了社里。
“支書,你在省城聽到了消息沒有?新凱奇的母公司研制出來了新的轉基因玉米,據說畝產可以達到1800斤,恐怕對方的反撲很快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