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我不管,你今年要是不分紅,恐怕沒法給大家交代。我給你出個主意,要是資金實在緊張,就去貸款,做企業哪有不貸款的。”
方唯舉杯和張文遠碰了一下杯,然后意味深長的說道。
張文遠是寧可不分紅也不愿意貸款,這方面他顯得很保守,有點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了。
所以方唯沒有給他選擇的權力,他要么照辦要么就挪地方,隨他自己怎么選。
“好的,我明白了,我會按公司的意思辦。”
張文遠是個聰明人,馬上答應了年底分紅的要求。
其實電器集團公司年年都是盈利的,只不過把賺到的錢又全部投入到再生產和擴大規模之中,所以資金才會顯得很緊張。
去銀行貸一筆流動資金貸款,企業的資金周轉馬上就能緩過來。
隨后,大家就不再提及公司,而是盡情的喝酒,談論一些社會新聞或者是小道消息。
酒足飯飽之后,方唯便回酒店休息。
翌日。
方唯開始了正式巡視,包括集團公司各部門、電風扇廠、制冷設備廠以及小家電工廠。
他在香山呆了一周的時間,然后就返回了瑤嶺鄉。
這天,崔義明打電話來,喊方唯去縣里聊聊。
方唯不知道是啥清苦,急急忙忙來到了對方的辦公室。
“方書記,不久前上級下達了招商引資的任務,要求各地都要把這件事當做頭等大事來辦。咱們這個偏僻的小縣,人家投資也不來咱這里啊,你有沒有辦法”
崔義明最近被招商引資的任務壓的抬不起頭,于是就想到了方唯。
他記得方唯手下的電器集團公司在粵地那邊,公司有一部分港資,不知道能不能給縣里拉來一筆投資。
“崔書記,不是我不愿意幫忙,就咱們的條件也不適合搞工業啊。咱們就是一個農業縣,能搞出來一個工業園區,已經頂破天了。”
方唯實話實說,新林縣完全沒有招商引資的條件。
現在不行,十年后二十年后還是不行。這是區位因素決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唉!我也沒辦法,上面的壓力太大。好了不談這事兒了,你認為工業園區該則怎么繼續發展”
方唯的一席話打破了崔義明的最后一絲幻想,他決定不理會上級的任務,專心把園區搞好。
他隨后想聽一聽方唯的建議。
“后續發展自然是產業升級呀,以前大家做的鎖具沒有多少科技含量,雖然能賺錢,但這一塊的競爭也激烈。
接下來就應該朝著高檔鎖具進軍,比如像一些特種鎖具、高端鎖具等等,從而形成從低到高的完整產業鏈。”
鎖具只是一個細分行業,產業規模相對較小,但對于一個小縣來說已經足夠了。
新林縣的鎖具遠近聞名,已經占領了國內一大半市場,很多有意在一行發展的企業和個人,都在工業園區有工廠。
能做到這個規模不容易,但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產業升級是必須的。
這就需要縣里出臺相應的政策扶持,同時在稅收、信貸等多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
“方支書,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沒想到你對經濟工作、對產業鏈這么熟悉。好了,不耽誤你的寶貴時間了,咱們一起去吃個飯,然后就去各忙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