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讓張文遠先緩緩,不要急于進行股份制改造。
當然,現在是可以做一些準備工作的,比如像篩選戰略投資者,嘗試改革分配機制等等。再過個一兩年條件就會成熟,到時候股份制改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明白了,我會做好先期準備工作的。”
張文遠其實沒抱多大的希望,他覺得方唯一向比較守舊,應該會很排斥所謂的股份制企業。
沒想到對方只是讓自己先緩一緩,并沒有徹底否決這個提議。
他頓時來了精神,打算這一兩年好好提升一下公司的業績,到時候公司的股份也能賣個好價錢。
等張文遠走了之后,盤蓮就詢問一下關于企業上市的事情。她是真不懂,結果越聽越迷糊,打算抽時間看看書,從最基本的學起。
時間匆匆。
這段時間前來考察【南光五號】稻種的人絡繹不絕,好在這事兒由公司行政部負責,方唯倒不用操心。
蔡桐等人趁著之前的熱度,到處在宣傳【南光五號】稻種的優越性。推廣工作進行的格外順利。
現在稻種的預售已經排到了明年夏天,殊不知市場已經飽和,有些生產單位預訂的稻種,甚至足夠自己生產兩三季的水稻。
另外流通領域也在加大訂貨量,估計未來市場上很長時間都不會缺貨。
“蔡總,預售的事情適可而止,咱們可不能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我打算從明年開始減產【南光五號】稻種,各部門都要配合。”
方唯給蔡桐打了一個電話,要求對方不要再繼續進行預售。
要是大家手里的稻種積壓的過多,一旦在儲存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對公司的聲譽造成很壞的影響。
凡事都得有個度,過猶不及。
“好的,支書,我會落實你的指示的。”
蔡桐其實最近也在犯嘀咕,但面對巨大的利益,有些事還真不好辦。
現在方唯幫他下了決心,他便緊急叫停了【南光五號】稻種的預售行為。到了明年肯定會減產,要不然就會形成【南光五號】稻種滯銷的局面,對誰都不好。
上午。
方唯召集合作社的幾名理事以及各村村長,在會議室開了個會。
自從農業公司成立之后,合作社就成了擺設,誰都不知道支書為何要開這個會。
“今天將審議之前的多個在建項目的決算情況,比如像大禮堂已經修建完畢,比預算超支15%,大家有沒有意見”
去年到今年,社里的一些項目陸續完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社里的大禮堂項目。
這個項目先后追加過兩次資金,多出來的開銷主要是在設備和設施上,所以,大禮堂落成之后,就是全縣最好的大會堂和放映廳。
“沒意見,追加的資金都用到了實處沒有浪費。”
“這個項目的決算可以通過了。”
因為沒人反對,所以這些項目的決算都獲得了通過。
合作社在這方面的監管還是很嚴格的,個人壓根別想伸手,鋪張浪費更不可能。
“是有義務配合鄉里以及各村,做好社員們的工作。
另外,合作社可以從分紅當中拿出少部分資金,和各村一起改善大家的生活環境。農業公司不會不會管這方面的事情,所以,合作社就要擔起這個責任。”
方唯說了一些題外話,各村的村支書和村主任倒是很高興。
行政村每年下撥的資金很少,思昂干點啥事都力不從心。現在有了合作社的背書以及資金支持,想改變村里的面貌就不是一句空話。
接下來大家紛紛表態,然后商量了每年從分紅款中抽取的資金比例,方唯便宣布散會。
“我還以為合作社今后沒用了,沒想到還是能發揮一些作用的嘛。”
對于合作社,大家都有感情。
之前合作社的狀態很多人都看著難受,結果通過這件事又讓他們找回了自信心。
方唯覺得這樣就挺好,不給他們找點事情做,合作社還真就名存實亡了。實際上合作社是凝聚人心的結構,也是農業公司股東的主體,不可能放棄的。
沒過幾天,就有理事召集會議,探討向鄉衛生院捐資的事情。
瑤嶺鄉衛生院就是以前的公社衛生院,目前還是老樣子,只不過是換了一個名稱而已。破舊的樓房、老舊的設備,以及大小貓三兩只的醫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