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南豆333】的種子供應有了保障,方唯也兌現了承諾。
“支書,這個模式可以啊,要不我們再按照這個模式繼續擴張?”
蔡桐這段時間一直呆在新林縣,他去看了前進鄉的大豆育種基地,也計算出來了新增土地的收益情況。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于是他又有了更大的野心。
“暫時先這樣,其他經濟作物也有培育的機會。我和你說,【玉香183】和【南豆333】這兩種作物的種子,市場基本上接近飽和,咱們到了明年起碼要停產一季。
到時候我們再來培育黃豆種子、花生種子、油菜種子等等,根本不需要繼續擴張,咱們自己內部調整即可。”
方唯給蔡桐算了一筆賬,其實也是告訴對方該怎么合理使用土地。
即便是擴張也不是用來育種,而是生產水稻和其他的作物,但收益率卻很低,必要性不是太大。
比如像最新的一季,公司就在合作社的水田里播種了3萬畝的【南光四號】、3萬畝的【農優82】以及2萬畝的【南光五號】。
所有稻種加一起的播種面積是8萬畝,而育種中心的4萬畝水田、新林農場的4萬畝水田、以及陽山農場的6萬畝水田,一共14萬畝水田就閑置了下來。
肯定不能浪費,所以這14萬畝水田全部種植了【南光五號】雜交水稻。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公司需要通過產量的調整,才能避免各類種子的積壓,這才是最科學的生產方式。
但卻不能說公司的水田太多了,畢竟需要大規模培育稻種的時候,所有的水田都會派上用場。
“好的,我明白了。支書,咱們的稻種可以開售了,你說呢?”
“行,你看著安排吧。”
隨后,瑤嶺農業最近的稻種開始上市銷售,和之前相比,這一季產出的各類稻種銷售情況,就有點不理想。
關鍵是之前各個客戶的庫存太多,流通領域也有不少存貨。
好在方唯及時減少了稻種的產量,暫時還不至于造成積壓,基本上都能賣出去。
現在大家都很佩服方支書調控產量的本事,因為對方的判斷很準確,既能保證各類稻種的供應,又不至于造成積壓,產量起伏之間始終保持著幾大稻種的熱度。
這個手段,很多人都學不來。
“支書,現在有不少種植戶都知道了前進鄉和咱們的合作模式,他們紛紛打聽,以后能不能也走這條路?”
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第一代農民工已經勇敢的離開了土地,去經濟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打工,比如像去粵地。
瑤嶺鄉也有人外出打工,但畢竟是少數,而其他鄉鎮卻不一樣,外出打工的收入比在家務農高多了。
所以不少人都開始有了離開土地的想法,而最好的模式就是“前進鄉模式”。
把土地交給瑤嶺農業,由對方負責繳納農業稅和提留,農戶自己還能獲得一筆固定收益。而他們外出打工也好,留在當地成為農工也好,都會有一筆額外的收入。
而這筆收入往往比種地的收入高多了。
所以,趙金生等人去收購剛下來的稻谷,就有不少人打聽土地合作的事情。
“這個還得好好合計一下,老趙,你最近也想想這個問題,到時候在會上和大家好好說說。”
方唯沒有馬上表態,他也知道【前進鄉模式】比較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但這么快速的擴張,還是令他心存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