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但也沒必要害怕。國際巨頭又怎么了?他們在別的地方我不管,到了國內就容不得他們興風作浪。”
方唯也有擔心,但惟獨沒有懼怕。
因為懼怕沒有用,這些在農業領域興風作浪的國際巨頭,嚴格說起來就沒有一個好東西。他們可不是大善人,而是貪婪的餓狼。
好在他有底氣,國內也不會允許把自己的糧食安全寄托到別人的身上。
他的話給在座的各位帶來了信心,說實話,他身上的光環實在是太耀眼了,即便是在國際巨頭暗戳戳的下場的情況下,所謂的第二代轉基因玉米種子,也還是落后于【玉香183】。
“那我們就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在保證【玉香183】種子供應的前提下,盡量的穩住現有的市場份額。好了,
蔡桐隨即轉移了話題,開始討論秋收的安排。
方唯隨即起身離開了會議室,這些事不需要他的參與,因此也就沒必要繼續呆著。
過了兩天。
秋收工作正式開啟,各大隊都幾乎同時奏響了機械轟鳴曲。
今年的重點有好幾個,除了【南光五號】稻種和【玉香183】玉米種子,還有【南豆333】大豆種子。
這些品種的收割時間都不一樣,而秋收的重點自然是稻種。
【南光五號】稻種、【南光四號】稻種以及【農優82】稻種等,另外還有大面積種植的【南光五號】水稻。
種植水稻的收益自然遠遠比不上育種的收益,但稻種也包括其他各類作物的種子,市場容量是有限的,而稻谷或者說大米的市場容量卻要高出無數倍。
在公司主動調整稻種產量的時候,多出來的水田自然不會空置,用來種植水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民以食為天,大家吃的是大米和面粉,并不是種子。
瑤嶺農業在調控的起伏中,業績也隨之上下波動,這是正常現象。不過今年多了6萬畝的大豆種子,所以業績還是可以的。
這一季,只播種了3萬畝的【南光四號】稻種、3萬畝的【農優82】稻種以及2萬畝的【南光五號】稻種。
【南光四號】稻種的總產量為4800萬斤,【農優82】的產量為4200萬斤,【南光五號】的總產量為4200萬斤。
這一季的稻種產量是近幾年的一個低值,尤其是【南光五號】稻種的產量,已經壓縮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
但目前的市場飽和度還很高,要到了明年傳播之后才會陡然下降。
因此,方唯的調控產量目標已經達到,到了明年又會進入一個生產旺季。
忙忙碌碌的秋收工作結束,比其他鄉鎮提早了差不多一個月。
隨后,瑤嶺農業宣布開始發售稻種。市場的需求雖然下降了很多,但稻種的產量也同步減少了很多。
因此,銷售工作進行的很順利,并未造成積壓。
至于稻谷,那是不用發愁的,光是內部消耗就達到了1500萬斤,不過價格和市場收購價持平。
今年的收購價漲到了每斤0.26元,總量高達29400萬斤的稻谷只收入了不到8000萬元,說實話種糧食是真的不賺錢。
“對公司來說也無所謂,就當是為糧食生產做貢獻了。”
秋收過后,公司在合作社召開了秋收工作總結會,有人開玩笑說種水稻很虧。
方唯就笑著回應了一句,要是大家都不種水稻,而是一窩蜂的去種植高價值的經濟作物,那么糧食安全該如何保證?
作為全省農業領域的龍頭企業,瑤嶺農業可不能只盯著眼前的經濟利益。
實際上公司種植水稻也是賺錢的,因為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對于農藥和化肥的需求有很少,所以利潤還是有的,只不過相對較少罷了。
接下來,蔡桐在會上針對今年的秋收工作做了總結。
公司的各個生產單位在農業生產上都很規范,這是多年的經驗積累,一般不會出現什么問題。
但在精細化管理方面還有所欠缺,主要是因為公司是以育種為主,在種植水稻上就顯得粗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