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季的農業生產無疑遭受了重創,統計數據顯示,稻種的生產損失巨大,總產量減產高達53%。
這其中不包括瑤寨和陽山農場的生產數據,因為這兩處基本上沒有受災。
另外,陽山縣和陳州的水稻種基地還沒有出來,收割的時間要稍晚一些。
災情過后,所有的受災社員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救災款、捐款以及合作社的積累資金,都用到了刀刃上。
一場罕見的洪澇災害徹底過去,新的辦公樓正在建設之中,受損的民宅也在修繕之中。
至于其他的設施,比如像谷倉、學校、研究所等等,都基本上完好無損。當時只有辦公房屋的選址不太好,地勢較低,所以才受了災。
情況最好的是工業園區那邊,在這里不得不夸獎一下崔義明同志。園區一方面地勢較高,另一方面排水系統很完善,各個廠子都沒有什么損失。
“支書,洪災過后,各地的稻種價格飛漲,平均漲幅都在50%左右。”
上午,方唯坐在辦公室里處理公務,蔡桐和銷售部的負責人找上門來。
他們在新林縣已經呆了挺長時間,目前救災工作基本上結束,稻種正式開賣之后,很短的時間就搶購一空。
蔡桐打算向方唯匯報一下工作情況,就返回省城。
“正常,公司的減產引起不少種植戶的恐慌,由于沒有替代品,所以當供求關系失衡,價格必然會大幅波動。”
方唯點點頭,然后聽取了蔡桐等人的工作匯報。
他對于這次的搶險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還還是很滿意的。洪水無情人有情,瑤嶺鄉做到了沒有一個群眾因災返貧,這就很不容易。
背后是無數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和汗水。
“支書,我準備回省城了,你還有什么指示”
“沒啥事了,路上注意安全。”
蔡桐走了,新的辦公樓將在一個月之后完工。
這幾天,包括家具公司、食品公司、五金公司、電器集團股分有限公司等企業,也紛紛慷慨解囊。其中大部分企業雖然隸屬于瑤嶺農業,但他們還是有相當的自主權的。
這些錢基本上打到了瑤嶺合作社的賬戶上,畢竟這些企業本來就是出自社里,捐款自然是有所指定的。
田炳義合作社那邊可以多分配一些其他渠道的捐款,災后重建工作便宣告勝利結束。
上午。
方唯忙活完手頭上的事情,便開車來到了田炳義合作社。
“老三,我們主要是培育蔬菜種子,雖然損失很大,但馬上就進行了補種,這不,很快就能會有所收獲了呢。”
培育蔬菜種子的周期相對較短,加上方唯也在對方補種后調整了屬性,加快了作物的生長速度。
反正全縣很多鄉鎮都采用了催熟技術,他這邊縮短一些生長周期,也不會有人關注。
這一次他可是火力全開,完全沒有了顧忌。
田炳義是各單位之中壓力最小的那個,他這邊完成了補種,耽誤不了多大的事情。
“那就很好!社員們的安置沒問題吧”
“沒問題,沒問題!災后重建的資金足夠,房屋修繕工作也已經展開,所有人都不愁吃喝。”
方唯跟著田炳義去社員家里走訪了一下,實際情況比預料的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