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斌斌的專注于醫術不同,小潔的興趣更廣泛,對什么都好奇。跟著父親出去轉了一圈,她才突然發現,原來瑤嶺農業的規模已經這么大了。
先把育種的事情放一邊,光是在陽山和陳州就有50萬畝稻田。坐在家里想象不出來這個數字代表著什么,但到了現場卻令她感到了無比的震撼。
有些事情就是要親自去看一看,體會一番,才能有所收獲。
從陳州回來后,方唯又去了一趟前進鄉。鄉里培育的【南玉一號】,經過及時的補種,即將獲得大豐收。
按照時間,鄉里還可以再培育一季【南豆333】,基本上能把受災的損失給奪回來。
“方支書,你可是稀客,中午不許走啊,我得和你喝幾杯。”
劉奮斗陪著方唯走訪了各村,臨近中午的時候便把方唯拉去了鄉里。
鄉里已經準備好了一桌酒菜,稍后還有幾名鄉干部過來陪酒,方唯一人對多人卻不落下風。
因為下午還要上班,劉奮斗只好適可而止。他倒不是想灌醉方唯,只是想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前進鄉這兩年發展的很快,主要還是得益于與瑤嶺農業的合作。
就拿這次洪澇災害來說,要是以前遇到百年不遇的災害鄉里肯定好久都緩不過來。可現在有瑤嶺農業托底,鄉里的種植戶不僅一分錢不虧,甚至連工資和獎金都沒少拿。
劉奮斗現在慢慢理解了什么叫集約化生產,這種生產方式的確有著巨大的優勢。
“劉書記,鄉里的個人損失可不小,縣里給你們的撥款夠用嗎”
之前的走訪,也讓方唯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資料。
比如有些村民的房屋被淹之后就成了危房,到現在還住在安置房里。他雖然不是前進鄉的干部,但卻是鄉里大多數人的領導,畢竟這些人都在為瑤嶺農業做事。
他開口關心一下村民的生活情況,不算突兀。
“方支書,讓你操心了啊。目前我們已經做好了房屋維修和重建計劃,危房一律拆除,受損不嚴重的房屋會進行修繕。”
劉奮斗介紹說,整個計劃采取國家補貼一部分、鄉里贊助一部分、個人承擔一部分的模式,會在年底之前徹底解決大家的住房問題。
方唯點點頭,便不再多言。
這頓飯吃了一個多小時,隨后方唯便返回了瑤嶺鄉。
他在盤蓮的宿舍休息了一會,下午在竹器廠、食品公司、五金廠等單位視察了一圈,等到了下班時間便和盤蓮一起回了家。
“阿姐,晚上有什么好吃的”
自從斌斌和小潔放假回到家之后,盤蓮只關心一件事情,那就是這頓飯吃什么。
殊不知兩個孩子都提意見了呢,回到家沒多久,兄妹兩人都胖了。
“我燉了一只雞,還有一大盆炒田螺和幾樣蔬菜。”
阿姐這些天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兩個孩子都是她帶大的,就跟她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
要說對孩子的寵愛,阿姐可能還要勝過盤蓮。
稍后,飯菜端上了桌,斌斌和孫道人也走進了家門。
“斌斌,明天你不要去診所了,咱們進山去采摘天鵝菌。”
吃飯的時候,方唯突然對兒子說了一句。
他不需要和女兒多說,但需要和斌斌提前打個招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