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書記,我先考察一下,考察完了咱們再談。”
方唯沒有提承包費的事情,他隨后給張楚打了電話,讓對方趕緊過來。
接下來,他就和張楚等人一起查看了這2萬畝的旱田,說實話,這些土地還是不錯的,就是水利設施較為落后,需要修繕水渠,并多打幾口機井。
投資雖然不小,但帶來的收益卻完全能覆蓋這部份成本開支。
“支書,我看這件事能行。”
張楚是大隊長的出身的,對于農業生產很熟悉。
他覺得這2萬畝旱田很不錯,土地肥沃,只要解決了灌溉的問題,種植辣椒很合適,而且產量不會低品質也不會差。
“嗯,咱們先不要表態,等蔡總來了之后再說。”
方唯打算讓蔡桐去和馬書記談判,他自己懶得去和人家討價還價,沒別的就是嫌麻煩。
張楚心領神會,于是兩人便返回了馬書記的辦公室。
羅志敏此時已經離開,馬書記一個勁的問方唯愿意出多少承包費,方唯卻避而不談。
“馬書記,這件事還是公司的蔡總來和你談,我馬上通知他,最晚明天他就能到。”
方唯沒有吐口,隨后給蔡桐打了電話,他便抽身而去。
倒不是說他不善于談判,而是礙于羅志敏的面子有些話不好說。蔡桐就不一樣了,完全可以放開談,羅志敏根本影響不了對方。
翌日。
蔡桐趕到了向陽鎮,開始就承包2萬畝旱田一事,和馬書記等人展開了談判。
當他提出了和前進鄉一樣的條件的時候,馬書記等人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根本沒給蔡桐反悔的機會。
蔡桐表面上看有點懊惱,但其實心里根本不在意。
他和方唯的觀點是一致的,沒必要在這部分費用上卡的太死,要讓農戶有利可圖。
隨后,公司和農戶以及和鎮里快速完成了簽約。
承包費和前進鄉是一樣的,前期投入由瑤嶺農業負責,需要的農工基本上會在當地招聘,只有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才由公司派遣。
馬書記很高興,這部分農戶雖然暫時失去了土地的支配權,但每年都可以拿到一筆承包費,另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戶可以上班拿工資。
這對于農民的增收來說,是一件大好事。
搞定了瑤嶺辣椒種植基地一事,蔡桐便返回了省城。張楚繼續留了下來,不辭辛苦的走訪了上百家的種植戶。
辣椒醬廠的原材料供應,還有不少來源于各鄉的種植戶。企業之前和他們簽了長約,人家也愿意長期合作,所以和他們的合作還將繼續。
另外,他還將見利忘義的違約種植戶踢出了供應鏈,并拒絕向他們再提供瑤嶺辣椒的種子。
瑤嶺農業出品的各種作物種子,都無法留種,所以這部分種植戶今后就與瑤嶺辣椒絕緣了。
還有一部分一年一簽的種植戶,張楚帶人進行了仔細的考察,和其中少部分的種植戶續簽了合約,大部分種植戶都沒有續約。
這些人也不好意思鬧,他們自己為了利益隱瞞產量,合約執行的不到位。
別以為張楚等人不知道,當時睜一只眼閉一眼是有別的考量。但公司的辣椒種植基地即將建成,像這樣的墻頭草就失去了根本價值。
張楚決定從現在起優先保證辣椒醬的生產,其次才是干辣椒和辣椒面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