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區域內育林採摘,全屬性額外增加85%,屬性翻倍+1。】
【總點數:5362388740點。】
不過很可惜,這一次升級未能刷出大禮包。
那就再接再礪,方唯隨即把【種植區】和【育林採摘區】的等級,從17級提升到了18級。
在他的心目中,除了【主宅】,最關鍵的就是這兩個區域。想在【主宅】已經提升到了18級,這兩項也不能落后啊。
【歸屬(臨時)土地】【農田】【種植區】
【區域面積:50萬平方公里】
【區域等級:(18級,0\50億)】
【區域屬性:耐旱、抗澇、抗病蟲害、加速生長、增產增收】
【在此區域內種植,全屬性額外增加180%(90%),育種遺傳穩定性+1,品種異變+2,口感+2】
【總點數:4362388740點。】
【臨時土地】【林地】【育林採摘區】
【區域面積:100萬平方公里】
【區域等級:(18級,0\50億)】
【區域屬性:辨別、探查、加速、強壯、高抗性、高品質。】
【在此區域內育林採摘,全屬性額外增加90%,屬性翻倍+2。】
【總點數:3362388740點。】
【請注意,本區域面積已達上限,上限為100萬平方公里。】
升級過后,樂呵了半天。
因為這一次升級直接刷出來了兩個大禮包,【屬性翻倍+1】和【口感+1】。
【種植區】之前就有【口感+1】的額外屬性,再刷出來一個就是【口感+2】。
這意味著在【種植區】種植作物,口感會有質的提升,哪怕原種子的口感差一些都不要緊,種出來依然會讓人覺得風味濃郁。
這就給育種工作提供了另外一個思路,但培育出來的種子只能在【種植區】內種植,要不然口感差的硬傷就無法得到彌補。
另一個大禮包是【育林採摘區】的【屬性翻倍+1】,加上原有的這個額外屬性,就等於是【屬性翻倍+2】。
這就很離譜,屬性值直接拉滿,打個比方說,十年樹木到了【育林種植區】,最快兩年就能搞定。
當然,由於屬性值可以調整,一般情況下他不會這么做,免得驚世駭俗。但樹木的生長周期控制在3-5年還是可以的,這個速度完全可以保證林木的循環利用。
等蔡桐那邊和省里談妥之后,林木的砍伐就可以採取動態指標,循環滾動發展,只要林木的總量不減少就行。
這一次升級收穫良多,不過區域面積也就到頂了。
想想也正常,要是沒有天板,隨著不斷的升級,區域面積總有一天會覆蓋全球,但又有什么意義呢
翌日。
方唯再次去了山上。
根據現在的條件,他可以適當的加快一些林木的生長速度。不過這個屬性值需要反覆的調整,不需要太快,能跟上循環發展的步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