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像幼兒園的情況他就不了解,主要是他沒有巡視到這一塊,直到今天才有人向他匯報此事。
“社里的資金比較緊張,絕大部分的資金都用於社員們的分紅,要是扣多了怕大家有意見。新建幼兒園這事兒,公司能不能贊助一部分”
理事顯得很為難,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合作社的資金也很緊張,畢竟分配權不在社里。
他隨后提出來一個建議,希望瑤嶺農業能伸出援助之手。
“這個好辦,我回頭和公司商量一下再給你們答覆。”
方唯點點頭,打算讓公司出一部分資金。
兩個理事隨后又去找了鄉里,趙勇當場拍板,答應政府也出一部分資金。
這樣一來,合作社出一部分資金、鄉里出一部分資金,瑤嶺農業再提供一些援助,瑤嶺鄉第二座幼兒園的建設就有了資金保障。
方唯隨后為了此事給蔡桐打了電話。
“支書,這筆錢公司應該出。咱們重要生產單位都在瑤嶺鄉,大部分重要崗位的員工也來自瑤嶺鄉。我打算贊助2000萬元用於修建幼兒園,你看行嗎”
蔡桐很會算帳,他考慮問題從來不會只算經濟帳,有時候看著是了錢出去,但實際上得到的隱形利益還超過這部份捐款。
“行,你開個會,拿出來一個章程,我這邊馬上簽字。”
方唯也不囉嗦,當即定了調子。
隨后,瑤嶺農業捐助的2000萬元資金很快到位,合作社和縣里的資金也隨之到位,第二幼兒園便開工建設。
這件事關係到千家萬戶,消息傳出來頓時引起了大家的熱議。
方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又給小學和中學捐了一筆錢,用於改善學校的教學環境,以及補貼學生的午餐。
也就是說,從小學到初中,瑤嶺鄉所有學生的午餐都由瑤嶺農業買單。
減免學費早就實現了,整個鄉里不存在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孩子。除了鄉里動員適齡兒童都要上學之外,公司也出臺了政策,凡是不讓適齡孩子上學的家庭,招工不予錄用。
在重視教育這方面,瑤嶺鄉是有傳統的。
方家兄弟的四個孩子都是大學生,大家羨慕之余也改變了讀書無用的觀念。
傍晚。
方唯和盤蓮以及阿姐一起去了大哥家里。
今天,田桂去買了不少菜,喊方唯一家過來吃晚飯。
自從方平兩口子回來之后,兩兄弟就像以前走動的比較頻繁,也經常在一起吃飯。
“大嫂,阿姐,做了什么好吃的”
方唯下班后,就直接去了大哥家。
此時,田桂和阿姐正在廚房里忙活著,他走進去和兩人打了個招呼。
“晚上吃鴨子,另外還有你愛吃的臘肉和筍乾。你先去坐著喝杯茶,飯菜馬上就好。”
田桂把三弟趕了出去,方唯便來到堂屋和大哥喝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