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能做的就這么多,關鍵還是要看盧志文等人的手段。
向陽鎖具在國內的口碑不錯,外銷市場需要耐心,如果不犯大的錯誤,那么形勢就會慢慢的好起來。
方唯暫時放下了這件事,經常在兩個試驗田之間來回跑。
公司的事情不用他太操心,抓大放小,一般也不怎么管具體的事務。
隨著天氣漸漸熱了起來,很快就要進入汛期。每一年的防汛都是頭等大事,當地的氣候條件極易產生各種災害,在防汛的同時,還得防備干旱。
“支書,今年應該會風調雨順,進入汛期之后,雨水充沛但瞬時雨量都不大。”
上午。
方唯見到了趙金生,兩人聊了一會。
趙金生雖然不是氣象專家,但他有自己的一套經驗,一般來說判斷的還是很準的。
“希望是這樣,不過我們還是提前做好預案。”
其實方唯這樣判斷的,不過該做的準備工作不能馬虎。
用不上是最好,一旦發生變化,這些準備就能避免或者減少損失。
稍后,方唯回到了辦公室。
今天還有幾件公務需要處理,處理完他打算去一趟育種中心。
育種中心的4萬畝土地依然在公司的手中,沒有影響到這一季的農業生產。說實話,這一片土地都是上好的水田,要是丟了還怪可惜的。
“支書,中心這一季的育種工作很順利,沒有因為之前的事情有任何變化。我聽說市場上的稻種價格漲了不少,咱們今年的效益一定會更好。”
中心的負責人陪著方唯去田里轉了一圈,的確看不出什么問題。
方唯了解了基本的情況之后,就離開了育種中心,這邊一切正常,幾乎不用他操心。
瑤嶺農業發展到現在,生產已經形成了規范,在沒有外力破壞的前提下,比如像自然災害等等,每一季的收獲都能預估出來。
基本上不會有大的偏差。
晚上。
方唯回到家,看見盤蓮和阿姐兩個人正拿著一臺尋呼機在仔細研究。
“咦哪來的bb機”
尋呼機早些年就有了,只不過最初是在大城市流行,最近才開始下沉到縣一級。
瑤嶺鄉已經建設了基站,不過基站的數量不夠,在社里就收不到信息。
“公司給你配發的,人家送到家里來了,你看看。”
見方唯走了進來,盤蓮便起身把bb機遞給了對方,阿姐直接去了廚房炒菜。
“怎么尋呼臺準備在村里建設基站了”
尋呼機需要發射臺,一座發射塔覆蓋的范圍還不小,只不過農村的人口比較分散,尋呼臺直到現在才開始做下沉市場。
沒有配套設施,尋呼機就是一塊廢鐵。
“好像有這個說法,我不是很清楚。”
盤蓮真不知道這個情況,方唯也不介意,打算回頭問一下趙勇。
過了幾天,盤蓮等人也配發了尋呼機,尋呼臺派人在附近的山丘上建立了發射臺,大家的尋呼機便有了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