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恩,公司開辟客運業務,有壓力嗎”
方唯讓人送來了茶水,然后坐下來和對方聊了聊。
“就這點運輸量有什么壓力沒有!三哥,我來不是為了這件事,我是想把運輸業務再擴展一些,說不定有大機會。”
鄧元恩是方唯的發小,從小的性格就飛揚跳脫。
運輸公司的副經理是外聘的,對方很有眼光,最近一直在向他建議做物流。
現階段的物流公司基本上是點對點,還沒有形成網絡化經營,但這已經是物流業務的雛形,他聽了之后很動心。
借著公司新增客運業務的機會,特意來和方唯說這事兒。
“你們的想法很好,我個人十分支持。這樣,回頭你們寫一份報告交給胡總,我這邊也和她說一下。”
方唯覺得很驚訝,看來運輸公司的副總經理還是個人才啊。
現階段介入物流很合適,這些年國內的貨運量激增,僅僅是運輸公司都能賺到大錢。做物流就更進一步,除了自己的車隊還可以吸引其他車輛的加盟,業務規模能夠快速遞增。
只要不犯錯,未來幾十年都能穩步發展。
鄧元恩得到了自己想要東西,開開心心的走了。
方唯不再關注這些事情,等事情有了結果自然會有人向他匯報情況的。
各生產單位的收獲開始入庫,最終的統計數據匯總起來,以報表的形式擺在他的辦公桌上。
方唯對這一季的收獲很滿意,但他想到了柳池的威脅,對接下來的銷售產生了一些擔心。如果各家種子公司拒絕采購瑤嶺農業的產品,還真是一個大問題。
匆匆數日。
林炳坤宣布開始正式發售各類種子,其中的重點是那些稻種。
隨后,一批客戶來到了瑤嶺鄉,他們都是老顧客,對于購買稻種的流程很熟悉。在簽訂了采購合同之后,便直接交錢,各地的庫房便開始發貨。
只不過,幾家大型的種子公司都沒有前來采購。
林炳坤有點急了,主動給最大的種子公司打電話,通知他們可以進行采購了。
對方哼哼唧唧半天,沒說來也沒說不來,放下電話就沒了動靜。
“方董,咱們的銷售怕是真的遇到了麻煩。公司雖然有銷售人員,但沒有人家這么全面的銷售網絡,光靠老客戶是不夠的。”
林炳坤有點急眼了,一方面向蔡桐匯報這事兒,另一方面親自跑過來找方唯。
很明顯,有人在封殺瑤嶺農業的產品,說白了這件事肯定和柳池脫不了干系。
“你先別急,我來想想辦法。”
方唯早就料到了這一天,等林炳坤走了之后,他馬上給王林和龐萬新打了電話。
王林和龐萬新能夠從省里影響一些事情,但還不夠,他隨后又給孫士禮打了電話,請對方去一趟種子公司的總部討要說法。
最大的種子公司的業務遍布全國,而其總部就在京城。
孫士禮最近也在京城,他不肯一直呆在中原基地,畢竟作物所還有一攤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