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搞過承包,但沒多久就搞得一地雞毛,縣里只好收回了煤礦。現在已經停工停產,早就不給職工發工資。
“王書記,那原來的職工怎么辦”
方唯最擔心的是企業的歷史包袱,其次是原有職工的安置。
這兩個問題不解決,那就根本不用談。
“企業都破產了,理事包袱自然由縣里接過來,估計退休人員這一塊走社保,原有職工進行工齡買斷。”
前兩年國家已經開始試行養老保險制度,但各地的情況不一樣,所以進度也不一樣。
王林的心里已經有了打算,要想讓煤礦復活,就得把包袱卸掉,要不然肯定沒有人愿意接手。
至于承包就算了,那都是坑,承包人賺一筆錢就走人,留下的爛攤子還得要縣里來收拾,得不償失。
“這還好,不需要安置原有職工,就可以聘用上崗,省得不好管理。”
方唯點點頭,覺得縣里的方案還是很有誠意的。
不過,瑤嶺集團是否接手煤礦,這事兒還需要從長計議,他一時半會兒也難以下定決心。
王林見事情還有戲,就沒有催促方唯,而是轉移了話題。
兩人邊吃邊聊,等時間差不多了,就各自離去。
方唯駕車回到了社里,走進辦公室坐下就給蔡桐和胡林偉打了電話。
現在的煤礦不怎么賺錢,但他很清楚,再過幾年各種資源的價格水漲船高,煤礦就成為了槍手的稀缺資源。
后世有一批暴富的人被稱作“煤老板”。
當然,縣里的煤礦不屬于大型煤礦,屬于中小型煤礦,但比“小煤窯”可強多了。
蔡桐和胡林偉的意見差不多,要是拿下煤礦就得投入新的機械設備,這可是一大筆錢,煤礦要想盈利困難多多。
如今的煤價較低,投入產出比不高。
“那就召開董事會會議吧,過完元旦我就去羊城。”
這件事需要深入地討論,方唯打算等過了元旦就去羊城開會。
召集董事會會議是他職權范圍內的事情,這個他回避不了。
“三哥,你到底咋想的”
晚上吃飯的時候,方唯和盤蓮說了有關煤礦的事情。
盤蓮不是很能干理解,她覺得瑤嶺集團發展的好好的,干嘛要接煤礦這個爛攤子。
雖然煤礦的歷史包袱已經卸掉,但礦山的設備陳舊,這一投入又是一大筆支出,不賺錢的買賣何必沾手呢
“蓮,這件事首先考慮的不是經濟效益,而是社會效益。我其實也沒那么大公無私,公司在縣經濟當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公司的基礎就越穩固。”
而方唯考慮的更多,他要是接手煤礦,表面上是在幫王林,但又何嘗不是在幫自己
瑤嶺集團的影響力越大,根基就越穩,盤蓮一聽就懂了。
“也不是不行,不過你要是真的接手,不管是資金投入,恐怕還得找一個可靠的管理團隊。就煤礦以前的那幫老爺,根本指望不上。”
盤蓮這些年一直管著竹器廠,眼界也開闊了許多,一下子就說到了點子上。
煤礦之所以淪落到破產的境地,煤礦以前的管理班子要負大部分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