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機械轟隆隆的開進了農田,開始翻地。
越冬的油菜已經收割完畢,翻好的耕地經過晾曬和消毒之后,就會施肥和注水。
方唯在生產一線奔波了幾日,隨后便收到了會議通知,他又要去京城開會了。
作為代表中的常青樹,他年年都會去參加會議,這是一份殊榮,就連吳天明都是最后一次去參會,而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接到此類通知。
有時候他也會想,是什么原因讓他干了一屆又一屆,最終的得出的結論不是他在育種方面取得的成績,而是他一直在走集體經濟的道路。
今年他準備的提案依然是有關種子安全的,聯名的人數加上吳天明達到了132人。
而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是住房改革和教育改革,他和吳天明等人的提案并未引起多少波瀾,就連吳天明都有些心灰意冷了。
“老吳,不要灰心,等到了明年繼續。”
會議勝利閉幕,方唯等人齊聚在餐廳,吃了一頓散伙飯。
吳天明到了明年就不再參會,這一次的提案失敗讓他覺得很遺憾。不過方唯隨后的表態使得他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喝完這頓酒,吳天明就返回了羊城。
方唯沒有著急走,他去看了一下婷婷一家人,并在對方家里住了一晚,然后才乘火車返回了村里。
婷婷家里的條件不錯,房子不小,大概有90多平,臨走時,婷婷給他裝了一大袋的土特產。
回到家,他把這些土特產一分為二,一半是帶給方平和田桂的,自家留了一半。
匆匆數日。
瑤嶺農業下屬的各單位陸續開始插秧,春播工作宣告正式結束。
這一季的稻種培育依然拉滿,這兩年稻種的消耗明顯增多,而且公司還有外貿定單,這么多的稻種還是不會滯銷。
大家都有這個信心,畢竟公司出產的稻種已經深入人心,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銷量大幅下滑的情況。
上午。
方唯處理了兩件公務之后,就去了煤礦。
煤礦這邊還在緊張的進行建設工作,所有的新設備業已安裝調試完畢,招聘的工人正在進行崗位培訓,各項管理制度、安全制度也都全面完善。
“支書,我們現在距離復工復產還有一周的時間,什么都準備好了。”
方平等人向方唯匯報了復工復產的準備情況,再通過方唯的實地考察,覺得各方面的條件都完全具備。
“我看可以復工復產了,你們向集團公司提交報告吧,我會提前簽署意見的。”
方唯同意了煤礦的申請,不過還是要走個程序,這件事他和蔡桐、胡林偉早有溝通。
等到了日子,停產好幾年的煤礦再次挖出了煤炭,由于準備工作做的很到位,產出的煤炭并沒有積壓,而是按照采購協議交付給了客戶。
按照現在的煤價,煤礦不會有太高的利潤,但維持正常運轉還是沒問題的。
現在各縣都已經普及了蜂窩煤,煤氣的普及還有待時日,所以煤炭作為作為基礎燃料還會存在很長時間。
等煤礦正式開工之后,方唯就沒怎么管那邊的事情。
他這些天除了抽查各單位的稻種生長情況,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幾個育種項目上。新一代油菜、新一代玉米、新一代小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