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也沒有多聊,隨即就結束了通話。
這件事對于方唯來說也很突然,瑤寨在篩選出了變異株之后,才通知了他。按照他的經驗,新一代小麥的培育已經向前推進了一大步,為了讓孫士禮寬心,他就打電話告訴了對方。
再沒有進展的話,他都擔心孫士禮會放棄。
“松林,接下來你們要大力培育變異株,經過再次篩選之后,就可以進行育種。我過些天要去中原,你給我準備好變異株的樣品。”
方唯打算等篩選結束之后,就將所有的資料和樣品移交給中原基地。
反正是雙方合作研究的項目,經過成果歸他,學術成果歸作物所和研究所,大家各取所需。那么在中原基地完成后續的研究也是一樣的,包括后續的大面積育種都可以在中原基地完成。
要是離開了中原基地,這件事就無法搞定。
主要是牽扯到種植區的問題,方唯這邊所有的育種技術都基于【種植區】,離開了這個基本條件,育種就一定會失敗。
當然,未來的生產階段可以想辦法承包一些土地。
作物所只進行研究工作,而產業化還得靠瑤嶺農業,要不然新一代小麥走不出試驗田。
“好的,三哥。你還真準備去一趟中原基地派個人送過去不就得了”
王松林一邊答應,一邊提出了疑問。
他總覺得公司不應該參與太多的合作項目,作物所簡直把這邊當成了試驗基地,哪個研究項目不是在這邊完成的
“松林,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作物所這些年給咱們提供了多少技術和設備再說了,要是沒有人家,咱們的這些成果想要通過評審、獲獎,可沒那么容易。”
方唯也沒有多說,只是拿話點了對方一句。
王松林嘿嘿的傻笑,這些事情他反正搞不懂,三哥怎么說他怎么聽就是了。
方唯也懶得再和對方討論這個問題,交代了一番之后就離開了瑤寨。王松林這邊準備變異株和材料還需要一些時間,他最近還去不了中原基地。
之所以要親自跑一趟,也是為表明自己重視的態度,他還是很看重與作物所的合作的。
下午。
林炳坤抵達了社里,和方唯聊起了將近兩個小時的工作。
“我最近去了所有的生產單位,基本情況還是好的。就是公司掌握的旱田較少,一些經濟作物的種子培育受到了影響。”
林炳坤建議再承包一些旱地,加強經濟作物的種子培育工作,這樣的話,可以為公司帶來的新得利潤增長點。
“這件事我會考慮的,回頭你抽時間和蔡總也匯報一下你的想法。”
方唯沒有馬上表態,公司到了現在的規模,一舉一動都要深思熟慮才行。
晚上。
方平和田桂過來到家里吃飯,方唯問了一下煤礦的情況。
煤礦現在基本運行平穩,由于增添了諸多的設備,而且加強了安全方面的投入,使得生產成本居高不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