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么長的時間籌備,萬事俱備,就等著符合標準的蔬菜上市了。
田炳義今兒代表公司去和金陵圩鄉談妥了土地承包的事情,第一期先承包兩萬畝的菜地,如果效果好再擴大種植規模。
本來這些事不用方唯操心,不過田炳義想投資興建幾座現代化的蔬菜大棚,但林總那邊很猶豫。
“姐夫,這事兒你還是要聽林總的。雖說有了蔬菜大棚可以一年四季供貨,但也要考慮投入產出比,我估計林總就是猶豫成本的問題。”
方唯沒有直接答應田炳義,他認為投資興建大棚有利有弊。
其中的利弊就讓林炳坤等人去權衡,他不想越俎代庖,從而壞了規矩。
“好吧,那我再寫一份報告遞交上去,當務之急是保證盡快出貨。”
田炳義見方唯這么說,也就不再勉強。
他隨后連飯都沒吃就返回了金陵圩鄉,接下來就要種植各類蔬菜,也要在當地招聘一大批農工。
過了兩天。
林炳坤主動給胡林偉、蔡桐以及方唯打了電話,商量是否要在金陵圩鄉投資興建蔬菜大棚的事情。
最終大家統一了意見,那就是暫時不宜盲目投資,等過一段時間再說。
公司第一次向香江那邊供應蔬菜,很多情況都不清楚,還是等掌握了相關的情況之后再考慮比較好。
田炳義也沒有再堅持,很快就建立起了供應香江的蔬菜種植基地。
他現在主要負責蔬菜育種以及蔬菜種植基地的工作,現在的工作量無疑增大了很多。
林炳坤從農業公司派了多名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來輔助他,要不然他肯定得累趴下。
這天上午。
方唯去了新建的物資供應站,所謂物資供應站其實就是一座大型的倉儲式超市,供應的物資包含了吃穿住行各個方面。
社員們基本上不用走出瑤嶺鄉,就能滿足日常的生活所需。
“支書,咱們的物資供應站運行之后,效果非常好。”
供應站的負責人陪同方唯在現場轉了轉,這里的人氣很旺,據說還有不少從其他鄉鎮來的人到這邊進行采購。
當然,消費的主力還是社里的社員們。
“養殖場那邊的雞鴨魚肉供應沒問題吧”
“暫時沒問題,畢竟養殖場每一年也有大量的外銷,最多以后向我們傾斜就是了。”
方唯走在這座大型建筑里面,仿佛回到了上一輩子的超市,而且供應站的面積可比他印象中的超市大多了。
所有商品都是從全國各地采購的優質商品,物流運輸大部分由運輸公司保障。
鄧元恩等人已經將觸角伸到了各大城市,這也和【瑤嶺大米】、【瑤嶺辣椒醬】等產品的輻射范圍相當。
運輸公司已經有了物流公司的雛形,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經開通了幾十條固定的運輸線路。
目前是物資供應站派出了采購人員到處跑,很辛苦。等采購網絡形成之后,就不用這么麻煩了,很多時候一個電話就能解決問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