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和其他的巡視員也會盯著此事的。
“我們會嚴格遵照執行的,絕不會出現問題。”
蔡桐等人立下了軍令狀,方唯點點頭,讓胡林偉跟自己一起去新林縣,盡快把兼并的事情談妥。
三天后。
方唯回到了家里,胡林偉代表集團公司正式和縣里展開了談判。
談判的結果很不錯,縣里就是想借助瑤嶺事業的資金,盤活這部分土地資產,同時為舊城改造打個樣板。
隨后瑤嶺集團以較低的價格拿下了縣運輸公司,將這一大片的優質土地資源收入囊中。
原縣運輸公司的職工不僅不反對,反而對瑤嶺集團報以極大的希望。企業事實上早就破產了,他們好幾年都沒發過一分錢的工資,再壞也壞不到哪去。
實際上瑤嶺集團在縣里的口碑很好,原來這部分職工早就在人家的下屬單位就業了。
胡林偉安排了一個工作組和運輸公司原職工對接,畢竟要進行拆遷,有些工作必須要做到前頭。
總之,拆遷的方案就是房屋置換,沒有任何的現金補償。
談拆遷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之后還牽扯到職工安置的問題。公司的承諾是盡量安置而不是必須安置,所以大家都不想掉隊。
按照方唯指示,能安置的職工務必全部安置。
駕駛員可以進集團公司下屬的運輸公司,其他人員也有很多的安置方向。比如像將在年底交工的瑤嶺大酒店,未來的大型超市、物業公司等等。
畢竟都是城里人,不會讓他們去種地。
方唯全程都沒有參與這件事,而是在為這塊土地的使用傷腦筋。
蔡桐和胡林偉等人提交了幾套方案,他都覺得不滿意。最終還是省建筑設計院的一份方案,讓他有了靈感。
“我們可以將整體開發分為三期,第一期主要是置換房和商業用房,緊靠主干道的門面房,以及三層的超市用房。
第二期和第三期可以開發一個封閉式園小區,第二期建設要等到第一期工程完工之后再開始,以此類推。”
方唯想好了方案,然后給蔡桐和胡林偉等人打了電話。
蔡桐等人覺得這個方案很不錯,然后就委托省建筑設計院進行設計,接下來的招投標工作方唯就沒有參與了。
林炳坤等人來到了生產一線,幾天后,夏收夏種工作便正式開啟。
田炳義那邊也有了成果,第一批蔬菜裝車發往了香江,盡管對方的檢測很嚴格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挑剔,但依然沒有發現任何問題。
當然好處也是有的,那就是價格要高不少,帶來的經濟效益很可觀。
這些蔬菜都是使用了自己培育的種子,品種優秀,無論是品質還是口感味道,都是一流的。
從第一批蔬菜順利過關之后,公司就有源源不斷的蔬菜發往了香江,逐漸改變了當地人對于內地蔬菜看法。
說實話,瑤嶺農業的有機蔬菜品質,要遠遠高于進口蔬菜的品質,而且價格還要低一些。
很快,田炳義這邊的蔬菜就打開了香江市場,供不應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