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記之前知道了新林縣運輸公司兼併重組的事情,他對於瑤嶺集團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很感興趣,也想吸引投資改變陽山縣的面貌。
方唯和陽山縣的關係一直都很好,但在當地的投資項目並不多。
目前的投資項目包括陽山農場、陽山水稻種植基地、兩座現代化的大型蔬菜大棚。
劉書記這次專門請方唯來縣里考察,就是打算把縣陶瓷廠的地盤交給瑤嶺集團開發,前期的人員安置縣里都搞定了,開發商只需要提供一部份回遷房即可。
陽山縣陶瓷廠歷史悠久,但由於經營不善,早在五年前就已經事實上倒閉。
但廠子占據的地盤位置優越,屬於城關鎮的黃金地段。
“劉書記,我們之前沒做過房地產,也不知道在縣城到底能賣出去多少套房子。所以,你這邊最好再等等,等新林縣先打個樣出來,怎么樣”
方唯有現成的人脈關係,在陽山縣投資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穩妥。
他不覺得超常規發展就一定是好的,萬一企業的資金跟不上、銀行又不支持,資金鏈斷裂的后果他也承受不起。
再說了,國家的房地產市場還處於培育之中,在小縣城搞這玩意並非沒有風險。
事實上他希望企業能走的更穩一些,兼併陽山陶瓷廠的事情可以談,項目上馬要謹慎,可以談到明年五月份再看。
“方支書,你在新林縣大干快上,怎么到了我們這里就這么保守了你放心,我給你的條件會很優惠,要不試試”
劉書記哈哈一笑,隨即拋出了很誘人的條件。
說實話,連方唯都心動了、
“這樣,劉書記,回頭我讓人來進行考察,考察沒問題的話,我那邊會組建談判小組,然后咱們雙方就可以進入實質性的談判階段。”
方唯考慮了一會,覺得還是不能操之過急。
但早一點啟動前期的工作也沒什么,談判想要拖時間有的是藉口,沒必要現在拒絕對方。
“那就這么說定了啊!來,咱倆喝一個。”
劉書記果然很高興,他也知道像這種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現在總算有了個良好開端。
吃過飯,方唯去農場和基地轉了轉,然后就返回了家里。
剛進門,就看到了坐在沙發上的張楚,對方正在端著茶杯在發呆。
“老張,啥時候來的”
“哦哦,我也是剛到。辣椒醬廠的改擴建工程即將完工,我得過來看看,要不然不放心。”
兩人打過招呼,方唯便去清洗了一下。
這一天忙下去渾身都是臭汗,身上黏黏糊糊的很難受。
忙活完他才重新走進了堂屋,看著張楚問道:“你來找我有啥事”
“是這樣的,等改擴建工程完工之后,辣椒醬廠的產能就會翻倍,我們的原材料又不夠了。我和林總說了這個問題,不過他似乎還沒有搞定這件事。”
張楚倒不是對林炳坤有什么意見,林炳坤並非本地人,所以和各鄉鎮的關係也沒那么好。
對方搞不定的事情,對於方支書來說可能僅僅是一句話就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