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野生林里面有不少樹木都出現了退化的跡象。退化樹木應該逐漸清除,可以用經過改良的樹木代替。
方唯打算親自改良樹木品種,但以后還是要保持野生的狀態。
“支書,這肯定是一個好的方案,但林木替換可不容易,恐怕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
公司負責人有些為難,三片野生林的面積太大了,真要是一點點的替換,再加上人工看護,公司還真沒那么多的人手。
“說了是野生林,不用人工看護,移栽之后就不用管了,讓它們自然繁育。”
方唯笑著擺了擺手,解釋了一句。
他不準備在深山里搞人工種植,他在試驗林培育出來的改良品種,將採用播種的方式進行新舊替換。
退化的樹木分批砍伐就是了,但移栽之后卻不用人工看護。
這么大的林地要是安排人員澆水鋤草,根本沒必要。
“哦哦,那我就懂了。沒問題,我們一定會搞好這項工作的。”
負責人明白了方唯的意思,不禁鬆了一口氣。
這樣一來就簡單了,實際上移栽和砍伐退化的樹木都不是啥大事,就怕樹木需要看護,日常工作量太大,公司可沒那么的人手。
再大幅增加員工的話,成本受不了,也沒有意義。
公司承包這一大片山林本來限制就多,要是把野生林砍了變成人工造林,林業部門也不能同意。
像這樣逐步替代退化林木的方式最可靠。
聽取完工作匯報,方唯就在負責人的陪同下視察了人工林的情況。
說實話,人工品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和野生林差別不大了。但有一點,就是在物種的多樣性上差距比較大。
林下種植肯定要占據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間,這也是為什么野生林不搞人工造林的主要原因。
“今年種植的草藥收穫也不錯,咱們的產出每一年都供不應求。只可惜咱們自有林地面積就這么大,要不然收益還會更高。”
“在不占農田和國有林地的前提下,現在的林下種植規模就已經到了極限。別想那么多,你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不要什么都向錢看,保護好國有林地也是我們的責任。”
方唯不覺得有什么好可惜的,林業經濟在發展之初的確很重要,但到了現在已經沒那么重要了。
他不希望林業公司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環保責任,像現在這樣發展就挺好,沒必要再想東想西的。
“明白了,我們會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做事的。”
負責人趕緊表態,省得給方支書留下不好的印象。
稍后,方唯獨自一人去了試驗林。改良野生果樹品種的想法早就有了,現在培育野生珍稀草藥的任務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他就準備實行改良計劃。
第二天。
他讓林業公司派人拿來了一些野生果樹的種子,雖然種子繁殖比較麻煩,但對於他來說都一樣,這樣更加有利於品種改良。
播種之后,所有人就撤離了試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