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方唯還是取出來一部分種子,三個品種各樣裝了一些,然后給馬教授和林教授寄了過去。
這個項目本身是三個人的合作項目,雖然由方唯主導,但也不能忽視人家之前的努力,說不好聽的,要是沒有人家提供的海水稻種子,他還得去茫茫的灘涂去尋找野生海水稻。
能找到的概率和大海撈針差不多。
“三號品種的評估畝產是多少”
現在還不是全面追求的時候,重點要放在提高產量上面。
所以方唯直接詢問了產量問題,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問題,或者說其他方面的問題等產量達標了再尋求解決。
“預估畝產為760斤左右,產量已經達標。”
王木齊很開心,起步就創造了奇蹟,初步解決了馬教授他們十幾年都沒有突破的難題。
方唯點點頭,他雖然對這個產量很不滿意,但初步達標也是達標,他還是夸讚了對方一番。
“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我等會給你一萬塊錢,你按照大家的貢獻下發下去吧。”
光是口頭上的表揚沒什么意義,方唯決定以獎金的形式對大家進行獎勵。
王木齊等人一下子就來了精神,精神上的鼓勵固然重要,經濟上的鼓勵更實在。
中午。
方唯讓王木齊安排人做了一鍋海紅米,海水稻產出的大米是紅色的,看起來很漂亮,所以方唯管這種大米叫【海紅米】。
海紅米是之前篩選剩下的稻子打出來的米,煮好之后,方唯盛了一碗嘗了嘗。
口感不算好,但也沒有印象中那么粗糲,不存在難以下咽的問題。
他也沒想到第一輪培育不僅提高了產量,而且還讓口感有了提升一些,味道也過得去。這就是好的開始,他對未來的成功充滿了信心。
“支書,這個海紅米也不好吃呀,真要是說起來還有點難吃,為什么要下力氣培育這玩意”
王木齊是擔心方唯賠錢,說實話,他對海紅米的評價比較差。
方唯笑著搖了搖頭,這玩意其實就是個戰略備份,你可以不喜歡它,但一定要擁有它。
至於海水稻是否能改善土壤,這個還沒有得到驗證。如果是真的,那么海水稻的經濟價值就會提高一大截。
“好好干吧,我不會虧待大家的。”
方唯沒有給王木齊多做解釋,隨后離開了試驗田。
他在這邊已經呆了將近10天時間,也該回去了,公司還有一堆事情在等著他。
就在方唯返回村里的同時,馬教授和林教授手捧著新培育的海水稻稻種,興奮不已。
隨著海水稻稻種寄過來的還有一份數據報告,不說別的,管事看到產量數據,都讓他們倆欣喜若狂。
兩人研究了十來年,一直解決不了產量的難題,結果到了方唯手里,這么快就取得了重大突破。
海水稻稻種的數量不多,但兩人還是決定要試種一下,看看結果究竟如何。